松桃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再战告捷 | 时间:2018年07月23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
今年来,松桃自治县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省、市脱贫攻坚决策部署,坚持“三真三因三定”工作原则,用好用活“五步工作法”,紧紧围绕“四场硬仗”目标任务,严格落实“五个到村到户到人”,聚焦农业产业发展“八要素”,进一步强化措施,压实责任,成效显著,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再战告捷。
始终把脱贫攻坚作为核心统揽,“春风行动”扎实开展
自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暨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启动会后,及时研究谋划脱贫攻坚“春风行动”有关工作,于3月5日召开了全县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启动大会。印发了《松桃苗族自治县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实施方案》等9个方案,明确了“春风行动”的工作内容及目标任务。并于3月6日,召开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现场观摩会,为各乡镇(街道)“春风行动”指明了方法和路径。目前召开“春风行动”调度会22次。
印发了《松桃苗族自治县脱贫攻坚群众内生动力提升方案》,坚持把扶智扶志“双扶”活动作为宣传工作的先导,加强对贫困群众的引导,树立“自尊、自爱、自强、自信、自立”的脱贫增收意识,消除贫困群众“等、靠、要”错误思想和自主脱贫意识不强等现象,进一步增强了广大贫困群众的脱贫信心。截止目前,在国家、省、市各级主流媒体上刊发脱贫攻坚新闻1087条,其中6篇被《贵州改革》作为典型经验刊登、7篇被省扶贫办作为经验典型刊登在《贵州省扶贫开发动态》上。同时,在县电视台开辟《聚焦精准扶贫》专访栏目30期,为全县打赢脱贫攻坚战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我县及时调整充实了县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和县脱贫攻坚指挥中心成员,以文件的形式明确了正副指挥长的工作职责,定期召开调度会和工作例会,及时化解工作推进中的问题和困难,指挥体系更加有力;成立了10个县级督导组,与市督导组形成合力,采用明查和暗访的方式相结合开展督查督导。截止目前,共召开县级层面会议23次,定期不定期地开明查暗访21次,有力地推动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地落实。同时,紧紧围绕扶贫领域整治蝇贪三年行动,大力开展扶贫领域作风问题专项治理。截止目前,共发现问题185个,转立案182件,结案110件,涉案金额达330.41万元,党政纪处分117人,问责副科级以上干部53人。
始终把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作为主攻方向,产业扶贫成效显著
聚焦基地建设,“六大产业”快速推动。明确了“1+N”高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体系,坚持以生态畜牧业引领农业循环发展,制定了《松桃苗族自治县深入推进产业革命切实提高扶贫成效实施方案》,融合产业发展“八要素”,积极谋划替代产业,扎实推进生态畜牧业、茶叶、蔬果、食用菌、中药材、油茶等六大产业快速发展,累计带动贫困人口1.95万户8.8万余人。种植业方面:截止目前,全县完成玉米调减7.28万亩、蔬菜种植20.31万亩、投产茶园面17.79万亩、新增水果种植2.26万亩、新增中药材种植4.04万亩、新建油茶产业基地2.36万亩、食用菌生产565.1亩/万棒,分别占市下达任务数的121.33%、112.83%、100%、226%、367.27%、337.14%、113.02%;养殖业方面:截止目前,实现生猪出栏30.97万头、肉牛出栏1.78万头、肉羊出栏10.84万头、家禽出栏169.7万羽、禽蛋产量0.312万吨,占市下达任务数的136.43%、110.56%、156.65%、121.21%、162.5%。建成投产年出栏600头以上生猪养殖规模场(家庭农场)353个;建成投产1000头种牛基地1个、肉牛规模养殖场78个、肉牛养殖大户344个;建成投产家禽养殖规模场28个、家庭农场62个、养殖大户38个、专业合作社16个,初步形成“猪、牛、禽”三大产业发展格局。
聚焦玉米调减,产业逐步转型升级。围绕产业革命,推动农业产业转型升级。目前,全县流转土地18.2688万亩,已完成产业结构调整面积16.62万亩,其中调减玉米种植面积7.27万亩,土地流转占比玉米调减任务数的304.48%,调减后补种蔬菜2.06万亩、茶叶0.63万亩、食用菌443万棒(亩)、中药材1.42万亩、水果1.82万亩、其他1.3万亩。
聚焦要素保障,工作合力全面提升。统筹资金调度。积极争取扶贫产业子基金,加大涉农资金整合力度。今年,计划整合涉农资金5.45亿元。截止目前,到位资金3.9亿元,完成拨付1.19亿元;获批扶贫产业子基金15.84亿元,完成投放6个项目共资金9.49亿元,投放率达59.91%,全省排名第五位,全市排名第一位。受资企业使用基金7.30亿元,使用率达76.95%,带动建档立卡贫困户1536户5600人。备足备齐物资。春耕期间,共备种杂交水稻2.96万公斤、杂交玉米7.3万公斤、化肥实物量2.59万吨,各种农药备案量1.5万件,开展农贸市场综合执法78次,发放宣传资料0.5万余份,为产业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物质保障。组建技术团队。从县农牧、畜牧、林业等部门抽调57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农业专家技术服务团队,分片区指导服务全县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技术团队全覆盖。截止6月底,共开展技术服务指导4889人次、培训农民1.33万人次,其中贫困人口7523人次。同时,完成农村建筑工匠带头人培训101名。优化产销对接。采取“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贫困户”的模式,积极开展“六进”活动,大力实施“农校对接”、“农超对接”进行发展订单农业。截止6月底,全县共实现订单9579.26吨,订单农业销售金额1255万元;共组织企业在苏州、成都等城市开展产销对接推荐活动4次,销售额总计达78.38万元;升级改造125个农村电商服务站点,实现电子商务交易额1.71亿元,开展电商培训43期2172人次,带动贫困户就业创业1050人次。发展大小冷库22座,共计2.792万立方米,投入冷链物流运输车辆14台。强化基层党建。为加强脱贫攻坚一线力量,全县共选派驻村工作组250个、驻村干部1267人,其中250人任驻村第一书记、18人任驻村工作组组长、999人为驻村工作组组员,实现了贫困村第一书记全覆盖,并将工资、组织关系、管理考核、绩效奖金全部划转到所驻乡镇(街道)、村(社区),实行统一管理。同时,我县按照“组建大党委、构建大党建、推动大发展、实现大服务”思路,选择地域相邻、功能互补、产业聚集的行政村建立“片区党总支”,大力推进农村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协调发展,极力破解当前农村各自为政、单兵作战、力量单薄、盲目发展等难题,全面形成“共建、共谋、共治、共享”的发展新格局。截止目前,已建成普觉园埂脚、孟溪镇安山现代农业园区、正大镇长征油茶产业园等片区党总支示范点7个,打造乌罗镇、迓驾镇马安村等党建扶贫示范点4个。
聚焦利益联结,着力推动多方共赢。依托华西希望、铁骑力士、圣迪乐等龙头企业,按照“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村集体+农户”的模式,大力培育混合所有制新型市场主体和总部经济,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共同体,有效破解了合作社单打独斗的困境,降低了市场风险。同时,以“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为抓手,根据贫困户的能力和技术组建不同类型的专业合作社,积极引导贫困户以资源资产等方式加入,不断激发合作社发展活力和贫困户内生动力。截止目前,新增专业合作社770家,累计达1780家,覆盖全县503个行政村,其中,291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全部加入专业和合作社,实现了100%的贫困村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贫困人口参加农民专业合作社,100%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实现技术团队全覆盖。
始终把水电路讯建设作为关键环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
农村“组组通”公路建设方面:目标任务是2018年度926.37公里“组组通”公路项目全面开工,建成农村“组组通”公路270公里,新增投资1.89亿元(概算),覆盖6.9万人,其中贫困人口0.53万人。截止目前,累计完成投资4.05亿元,“组组通”公路926.37公里建设项目全面开工,完成路基925.73公里,完成水泥混凝土路面硬化412.64公里,乡村客运班车通车率达92.16%,覆盖8.91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044户10224万人,如期完成目标任务。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方面:县级“春风行动”目标任务是全面开工178处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解决178个农村(组、自然寨)20.0237万农村人口(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6.0143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截止目前,工程全面开工,共完成投资4191.6万元,工程形象进度为42%。农村安全用电方面:市级主管部门下达目标任务是在6月底前,完成2018年第一批、第三批预安排施工设计及施工、监理招标、开工报审和物资申报等工作,并解决3780户安全用电不保障问题。截止目前,第一批预安排项目全面开工建设,完成路基343基,电杆组立264基,工程形象进度为53%,第三批预安排项目已完成施工设计审查及物资申报等工作。同时,完成低压集抄改造15.45万户,解决了4320户安全用电不保障问题,完成目标任务的114.29%。四是农村通讯建设方面:县级“春风行动”目标任务是解决6007户通讯未覆盖问题。截止目前,完成6869户通讯未覆盖问题,完成率达114.35%。
始终把易地扶贫搬迁作为脱贫重点,项目建设稳步推进
2016年搬迁项目情况。截止目前,完成承包地确权3053 户,拆除旧房1335户,拆除率为88.16%;搬迁群众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保险;搬迁户适龄子女576人全部就近入学,并解决4640人搬迁群众就业问题;建成社区服务中心2个,投入使用1个。2017年搬迁项目情况。2017年搬迁项目我县共建3个安置点,分别为孟溪镇三角岩、县城区天龙湖团山、县城区花鼓大道背后坪3个安置点。孟溪镇三角岩安置点安置对象已于4月30日搬迁入住;天龙湖团山安置点和花鼓大道背后坪安置点主体工程已全部完工,并于6月29日进行抽签分房,目前正在分批次组织搬迁群众搬迁入住。2018年搬迁项目情况。2018年搬迁项目共建县城区南站和花鼓大道背后坪两个安置点。截止目前,南站安置点、背后坪安置点形象进度分别达76%、42%,均完成市下达的“春风行动”目标任务。
始终把民生保障作为治本之计,公共服务能力稳步提升
医疗保障方面: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共计161232人全部实现参合,参合率100%。截止目前,共开展贫困人口13种大病集中救治3379人次,补偿239.88万元;四重医疗保障贫困人口累计受益7737人次,累计报销总费用3054.26万元,其中补偿医疗费用2847.09万元,实际补偿比例93.22%;全面落实了“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报工作并持续开展;组建99个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签约服务管理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5.7278万人,签约率达100%;通过装修、维修等方式,完成对全县42个深度贫困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完成29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卫生室规范化建设,农村中小学医务室实现全覆盖;开展万名医生巡诊义诊活动,派出专家22人,完成巡诊1200人次;发放医疗扶贫宣传手册4.2万册、健康扶贫明白卡4.5万份宣传海报5000张,健康扶贫政策的知晓率和满意度得到了大幅提高。教育保障方面:按照应补尽补原则,对全县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学生进行补助,及时兑现资助资金。共资助建档立卡贫困学生25067人,发放救助资金1671.13万元;完成中小学校校医签约407人,覆盖全县392所中小学(园);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学校372所,惠及学生59472人;实施农村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计划学校592所(含山村幼教点),惠及学前儿童1.6768万人,实现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学前教育儿童营养改善全覆盖;制定了《2018年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暨劳动技能培训实施方案》计划8月初开班培训;完成第一、二阶段脱盲再教育培训518人,开展“控掇保学宣传月”活动,春季学期全县初中生掇学23人,辍学率为0.1%;小学掇学1人,掇学率为0.002%。同时,完成与3家蔬菜公司签约,校农结合达59%。市规定脱贫攻坚“春风行动”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兜底保障方面:全县共有城乡低保对象20619户57231人全部纳入最低生活保障。截止目前,共发放城乡低保金1.2亿元;共实施临时救助550人次,发放临时救助金145.2万元;共发放特困供养金1072.753万元,兜底保障特困供养对象2433户2572人;共实施困难群众医疗救助3218人次,发放医疗救助资金650.4039万元;共资助困难群众参合4378人,参合金52.536万元。住房保障方面:市下达的“春风行动”目标任务为农村危房改造开工率、竣工率分别达80%、20%。截止目前,我县危房改造项目开工3740户、开工率为86%(其中四类重点对象和深度贫困地区存量危房“危改”“四改一化”项目全面开工,开工率达100%),竣工1130户,竣工率为26%,分别完成“春风行动”目标任务的107.5%、130%。
工作典型经验及成效
积极探索“三社”融合促“三变”模式。积极引导贫困户加入农村专业合作社,把财政扶贫资金切块到乡镇量化到户,“打包”入股龙头企业或合作社,实行保底分红,壮大村集体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贫困户脱贫增收。截止目前,全县投入风险补偿金累计8948.95万元,累计发放精扶贷90344.6万元,覆盖贫困户18206户63721人。我县“三社联动为脱贫攻坚注入新动力”改革经验经省委督查室《督促与检查》刊发,在全省转发,并经省供销社主要领导批示,在全省供销系统学习推广。
积极探索利益联结机制,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依托入驻德康牧业、铁骑力士、梵净牧业、苗王高科、同仁望乡等龙头企业,全面推广“公司+村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模式, 推广“村社合一”,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实现贫困户稳定增收,同时鼓励贫困户以农业工人参与产业化联合体。目前已带动全县贫困户7200余户参与畜牧产业扶贫项目,贫困户以入股分红、土地租金、畜禽代养、劳务等形式获得收益,实现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厉害了我的国·中国电商扶贫行动》栏目,专题报道绿头野鸭产业扶贫的改革成效;“松桃县做大做强生猪产业,助推脱贫攻坚”的产业扶贫经验,被列为全国产业扶贫典范,并在全国推广。
积极探索“+贫困户”模式。推行“村集体经济+贫困户”、“专业合作社+贫困户”、“农业技术服务中心+贫困户”、“村干部+贫困户”等模式,组建专业合作社吸纳全县贫困户入社,贫困户变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村支两委干部作为合作社的中层干部,探索村干部向职业经理人转变,按照村(社区)支书、主任作为劳务公司管理人员,每月底薪500元,绩效500元,加上财政补贴报酬,月收入在3000元以上。目前,我县“六化”模式积极探索村干部向职业经理转变做法在全省推广。
积极探索财政扶贫资金监管模式。全面推行财政专项扶贫资金乡级报账制度,出台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报帐制管理实施细则,保障了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运行安全。扶贫资金管理做法在全省作交流发言,我县被列为全省10个创建金融扶贫示范县之一。(县脱贫攻坚指挥中心 张祥兵)
| (作者:张祥兵 编辑:stwlyy)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