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春晖心行·扶苗行动”——松桃县工青妇关爱永和村留守儿童暑期支教兴趣培训班正式开班,来自中国药科大学“大书包9.0”支教团队的8名成员拉开了为永和村26名留守儿童开展为期15天的“感恩教育·点亮心灵”主题兴趣培训的帷幕,给予贫困山区的留守儿童精准关爱,让他们与城里孩子一样享受愉快的兴趣培训。
爱的支教,源于松桃扶贫“正能量”
“你好,永和村第一书记,在朋友圈看到你和松桃县工会关爱贫困山区留守儿童的感人事迹,我们中国药科大学支教团队也想奉献爱心,可以吗?”2018年3月20日,一个来自江苏南京的陌生电话让永和村的第一书记颇为激动。“我们中国药科大学“大书包9.0”支团在朋友圈看到了转载人民网新闻稿《易茂松:脱贫攻坚战斗中的“工兵”》《山旮旯来了研究生》等文章,深深地被贵州松桃县工会和永和村驻村工作组长期精准关爱留守儿童的事迹所打动,于是试着拨打永和村第一书记的电话,开启了这场美丽的支教活动。”支教团负责人刘宝根告诉记者,“大书包”支教活动虽然至今第九个年头,去过甘肃、去过河北等5省,但这次踏进深度贫困地区的主体区域——武陵山片区,在贵州脱贫攻坚的战场上,与一线的驻村干部一道开设暑期兴趣培训班,守护留守儿童,意义深远。
美的教育,始于艰苦朴素的本色
第一次历经26小时的火车、4小时的汽车长途跋涉,8名来自大城市的大学生支教成员刚进村,次日便马不停蹄地为26名留守儿童授课。“这群大学生,真的很优秀,特别能吃苦”村民谈起“大书包”支教团,竖起大拇指。村里小学条件简陋,没有床铺,用课桌拼接当床;没有煤气灶做饭,速成烧柴火技能;没有宽带网络,手抄教案度过漫漫长夜。“来支教之前,我给他们说,村里留守儿童长期在穷山沟里生活,对城市里的教育一直很向往,希望支教团队能满足这些留守儿童的渴望。”事实证明,“大书包9.0”支教团克服了艰苦的条件,做到了第一书记的要求,8名支教成员,1人是高校舞蹈团团长,负责教留守儿童舞蹈,3人药学专业,为孩子们普及医药生活常识,1人外语系学生,专业授课英语,此外的课程还有趣味拓展、体育运动、历史阅读、心理辅导、感恩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频鉴赏等等。
精准关爱,成于万众一心的帮扶
带着满腔支教热情的支教团与长期推进留守儿童关爱工作的永和村驻村工作组早在今年4月份就已经一拍即合,但遇到无力承担留守儿童午餐经费的拦路虎,一直不确定能否把支教活动落实落地。松桃县工青妇三家单位在听闻此事,主动与永和村驻村工作组对接,联合永和村春晖社共同帮扶此项活动。“关爱留守儿童,一直是我们工青妇三家单位的核心工作之一,我们乐于见到有更多像这种物资关爱与精神陪伴兼具的支教活动落地松桃,让春晖精神在脱贫攻坚战场传递,在留守儿童心灵闪耀。”松桃县妇联副主席赵令蓉在开班仪式上说,“大书包9.0”的支教理念与当前的脱贫攻坚如此契合,工青妇将继续号召和鼓励这些不可或缺的社会力量加入脱贫攻坚战,共同为实现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记者 李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