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提出,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的关系,正确把握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的关系。近年来,贵州坚持绿色发展,以大生态战略行动、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引领,大力度、大范围清偿生态历史欠账,把好山好水好风光还给大自然。贵州东部的“绿宝石”铜仁,按照贵州省委对铜仁的发展定位,正在以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精神,着力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打好生态牌,努力融入长江经济带建设步伐,让“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在铜仁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为子孙后代留下可持续发展的“绿色福利”。
生态屏障不断夯实

铜仁乡村
为筑好长江中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铜仁市启动实施全域绿化“六绿”三年攻坚行动,2017年共完成全域绿化建设面积92.09万亩。完成2016年新一轮退耕还林任务46.65万亩。贵州铜仁武陵山森林质量精准标准提升示范项目申报成为全省唯一被纳入国家18个森林质量精准提升示范项目。森林覆盖率达60.1%,森林面积达1623万亩。实现了森林面积、活立木蓄积、森林覆盖率三个同步增长,良好的生态已经成为铜仁最响亮的品牌和最突出的优势。
生态产业不断融合

玉屏新型垃圾收集箱
铜仁依托丰富的生态资源,大力推进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发展,以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旅游业、大健康产业等产业为主的生态经济不断壮大。以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国家园区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园区创建为契机,在黔东工业集聚区大力发展循环高效型、低碳清洁型工业产业,形成了以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煤电锰一体化、废汞回收利用、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

云舍
加快发展生态旅游业,成功创建10个4A级旅游景区,梵净山加快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成功申报“中国天然氧吧”。围绕打造“健康水都”目标,做好水资源,做强水产业,做响水品牌,做活水文化,做大水平台,创建“梵山净水·泡茶好水”品牌。
体制机制逐步建立完善

乌江
制定出台了《铜仁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及《铜仁市生态文明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铜仁市2017年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创建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建设工作要点》,完成了《铜仁市创建新时代绿色发展先行示范区规划》的编辑。不断完善生态文明考核评价体系。制定出台了湿地保护管理、推行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节约用水、城市(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生态环境损害领导干部问责、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林业生态补偿脱贫、全域绿化“六绿”三年攻坚行动、加强环保督查机制建设、河长制工作、生态修复等办法或实施方案,建立完善了生态环境保护、城乡生活垃圾污水治理、河长巡河、环保督查、生态环境损害问责等工作机制。
环境质量不断提升

梦幻锦江
铜仁市以中央环保督查整改为契机,切实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重点流域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整治、重金属污染治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重点工程,全面落实“河长制”,推行县级以上城市污染处理厂污染治理设施第三方运行,实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环境基础设施日益完善,全市空气质量污染综合指数排名全省第二名。

正大茶园
“黔中各郡邑,独美于铜仁”。正是在科学发展中筑牢生态屏障,在生态建设中加快转型跨越,实现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一起守、两个成果一起要的工作成效,铜仁市经济发展指标始终保持总量、质量、均量“三量”齐升的良好态势,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列武陵山片区各市州首位,实现了高于全国、高于全省、高于武陵山区的目标。(铜仁网综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