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戴其晓
好事办实,实事办好,每一件小事都当成大事,做到老百姓的心坎上,因为再好的事情,只有把好事办好才算好,让群众满意。即使是难事,也会变成易事。
为政之道,以顺民心为本。好事要办好,首先要把“好事”当“实事”。“好事”不能“办好”,花了钱、费了力,那些开了头却“烂了尾”的“好事”工程,那些说得出来却“落不了地”的“惠民”,磨破了嘴皮子,跑断了腿,会引起本不该有的猜疑。常常有“不被理解”的委屈,有“好心被雷劈”的怨言,却得不到群众的理解和支持。抓而不实等于白抓,抓而不常等于白抓。说到的就要做到,承诺的就要兑现,方才取信于民。诺不践、言不行、行不果,只会失去群众的信任,侵蚀政府的公信力,“好事”只会成为“好事者”茶余饭后的“说事”。对于那些人民群众反对办、没有能力办的事,不能一意孤行瞎忙活、好高骛远招实祸。政府办好事,百姓点赞。但好事没有办好,或者存在瑕疵,老百姓就会吐槽、扔砖。缺少对群众的人情味和责任感,应坚决杜绝。
现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是一个没有任何秘密可言的时代。求解民生考题,为民办好事是应有之义。切实把为民、便民、利民的好事儿办好办实,让民众得到实惠,心头感到温暖,落实是关键。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负责。一些部门和领导干部多办、快办好事的热情可以理解,但事情办得怎么样,却往往缺了点“回头看意识”。老百姓心中有杆秤,说一百句大话不如办成一件小事,说一万句空话不如办成一件实事。如果没有决心、恒心,就很可能虎头蛇尾、半途而废。老百姓的关切,往往都是具体的、现实的,好的政策才能变成百姓看得见的实惠。真正赢得民心,办到群众心坎儿上,还要写好“续集”。不能只停留在嘴上,要落实在行动中。
民之所望,施政所向。为百姓办事,群众利益至上。办好事涉及群众期望,关系百姓利益。为民办实事,是政府职责所系,也检验着党风政风是否得到切实转变,出发点和落脚点应是为群众解决现实问题。让老百姓看到变化、切实分享改革发展成果。即便是好事,就要坚持做好做到底,善始善终。好事有没有办好,群众说了算,群众满意度是重要指标。群众说好点赞了,才是真正把好事办好了。要站得高、看得远、想得透的智慧,抓民生也是抓发展。思想上高度重视、认识上实事求是、方法上统筹兼顾。多谋民生之利,让决策贴近实际。主动走近群众,善于倾听民声,摸清真实情况。要符合人民群众的利益和需要,充分尊重群众意愿,让人民群众了解和参与。把心交给群众,哪些事情该办、该如何办、办的效果怎么样,都应当听。群众希望办、具备条件办的事,应当毫不迟疑、尽心竭力去办。更周密一点的方案,更实际一点的措施,更体贴一点的执行。把每一个环节想好,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好事才能最终成其为好事。凡事能得到群众的支持,事情就成功了一半,好事才可能办好。做好“回头看”,把“好经”“念好”,盘点那些失败的“好事”,从中总结经验。有部署、有检查、有落实,政府的公信力、凝聚力也会随之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