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松桃,我感知它,作别松桃,我回望它:日新月异的苗疆,发展是写满大地的诗行,激情是穿透岁月天空的响箭。重塑发展空间布局,经济转型,产业升级,松桃崛起在发展的春天里。迎着朝阳,苗家儿女步履铿锵,英姿飒爽——
驻足在黔东北边界鸡鸣三省的土地上,但见青山牵着青山,碧水漾着碧水,阡陌连着阡陌,贵州松桃在此,重庆秀山在此,湖南花垣在此。
包茂高速(湘渝段)穿行边界,与松桃境内的铜仁凤凰机场、杭瑞高速、渝怀铁路、松从高速、迓大高等级公路或比肩而行,或遥相呼应。
多少年来,松桃城只有从南到北似九曲回肠的一条街,房屋低矮,通道狭促。沿街皆摆摊设点,乱扔乱倒,怎一个“脏、乱、堵”了得?“肠梗阻”拽缓了南来北往的脚步,从秀山到铜仁凤凰机场乘飞机,汽车经过县城竟要1个多小时。外地人从大兴到迓驾,县城没有一条像样的路网与到迓驾的高等级公路连接,城中没有一栋高层建筑为标识。
车过松桃,乘客误把县城当乡镇,问:松桃在哪儿?放望眼,山的那边五彩缤纷,边界的邻居们哗啦啦地变个不停。处于武陵山中心地带的松桃苗族自治县,该怎样展现魅力个性?松桃不输,历史期待着,松桃74万人民期待着,新一届领导班子在这片热土上,写下一个波澜壮阔改革的“松桃故事”。
城建临门“一脚”
时不我待。
2012年松桃县委、县政府亮剑顶层设计:建设贵州省经济强县,打造贵阳、重庆、长沙5小时都市圈,实现铜仁、松桃同城发展愿景。
谋划于“北工南城,产城一体”的城市功能定位,重构城镇建设“一轴两翼三区”的空间坐标,拉开“四横八纵”的城市路网骨架,一幅大风起兮云飞扬的历史画卷,在松桃人民热切的目光下,以路网建设为突破口的改革,只待新雷第一声”。
当年的初春,几十辆挖掘机、推土机、运输车的轰鸣声,驱走了蓼皋镇决基村、太平营乡老寨村恒久的沉寂,投资3.8亿元的梵净山大道的开工,标志着松桃城镇建设进入新的历史起点。
这里曾是荒山,这里曾是乡间,仿佛在一夜之间都沸腾起来,整个松桃活脱脱的一个大建设工地,机声隆隆,尘土飞扬。
松桃人自我调侃地说:远看像美国在打伊拉克,近看是松桃在搞城市建设。以松江为轴的“四横八纵”:梵净山大道、花鼓大道、九龙大道、桃源大道、景山大道、杨芳大道、希望大道、育才大道等等城市路网建设,旧道路的改造和改善,实现了松铜高速和新老城区的有效对接,拉近了与铜仁、重庆秀山、湖南花垣等邻近区域的空间距离,初步构成了区域性中心城市框架。
短短三年的时间,松桃道路纵横捭阖,气势磅礴,主次干道相辅相成,渐次呈现出外成环、内成网、互联互通的大城市交通格局。
城市道路的血脉畅通,激活了城镇建设的一池春水。松江·希望集团、宝润国际、福明房开、金阳房开……来自全国各地有实力的建设单位,拉开了城南城北、景山外滩、一江一河大城建的广阔战线,城南新区的开发、城北新区城市综合体的开发,形成了新城建设的两个主战场,松江城东金阳城、中心城区的新建和改造亦轰轰烈烈。投资35亿元,举全县之力打造的旅游文化产业项目,正在火热进行,一个以苗族文化、古城文化为载体,集水上观光、美食、娱乐、养生等功能为一体的九龙湖旅游景区,呼之欲出。
松桃城市的扩容历史空前。城市新建筑、新地名不断更新,一座现代都市发展的脉络清晰可见。酒店、商场、写字楼比比皆是,人流、物流、车流、资金流,构成了城市商业的繁荣。
松桃绝地反击“围城”,城市快速扩张。从2011年底至2013年,城区面积由原来的10.42平方公里拓展至14.92平方公里,增长28.8%;市政道路里程由23.13公里增加到46.8公里,增长1倍;城镇人口由23.03万人,增加到27.15万人,城镇化率达到39.4%;城镇绿化面积由60.7万平方米,增加到100.8万平方米,增长40%;松桃城镇建设投资已达到87亿。
2014年是松桃城市建设攻坚年,城镇建设投资将达到45亿元以上,新增城镇道路15公里以上,新增城镇人口3万人以上,城镇化率提高4个百分点以上。第四轮县城总体规划修编,松桃已完成规划纲要编制,城区规划面积从20.26平方公里拓展到58.5平方公里,为城市未来的发展,留下了广阔的空间。
“一年快速启动、三年形成雏形、五年新城崛起”,松桃县委、县政府大思路、大手笔的谋篇布局,顺应了时代的潮声。人心思改,人心思变,在这块风雷激荡的土地上,松桃华丽转身。
鸟瞰松桃,80多栋高层电梯楼昂首天空,一览众山小,松桃长高了;漫步在流光溢彩的街道上,山水如黛绿草如茵,松桃变美了;遥望松江河彩虹凌波,云落屯丹霞夕照,松桃如诗如画。
工业破茧成蝶
金三角“锰都”是松桃遐迩闻名的地理标志,锰工业的税收占据了财政收入的半壁河山。2012年铜仁市锰矿找矿已探明,松桃新增锰矿资源量达3.5亿吨。应该看到的是,随着环境、市场、技术、供求结构等诸多因素的变化,松桃一锰独大的格局不能长此以往,松桃崛起需要多点支撑。
发展鼙鼓动地来:贵州省“工业强省、城镇化带动”的战略和“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主基调;铜仁市锁定“两区一走廊”经济布局,加速推进“四化同步,一业振兴”的战略,迎来了梵天净土的发展之春。
处于武陵山腹地三省交界松桃发展的黄金期,既载天时又接地利。
省长陈敏尔到松桃调研时曾寄语:松桃要省内比威宁,省外比秀山,城市大发展,农村大改观。
市委书记刘奇凡为松桃鼓劲:松桃是人口大县、资源大县,没有理由落后,要敢为人先。
松桃决策层清醒地认识到,他们面临着既要“赶”又要“转”的双重压力,在社会和谐发展战略目标的统领下,松桃“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文化旅游产业化”的战略路径,汇聚成前所未有的“松桃力量”。
增强工业经济整体实力,剑指新型工业化的突破。2012年松桃夷荒山成立了工业园区,筑巢“锰钒新材料产业园”、水晶产业园”、商贸物流园”、汽车综合贸易园”等8大产业园中园。县委、政府几大班子领导多次率员外出招商,吹响了产业集群发展的集结号。
打造“中国锰钒复合新材料示范基地”、“中国生物新能源循环经济示范基地”、中国页岩气开发先导实验区”、中国西部特色农产品加工基地”松桃号角嘹亮,全县上下呈现出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好势头。
资本之潮涌向投资的洼地:四川希望集团投资49亿元注入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综合开发及丹霞文化旅游开发项目,建设年出栏30万头生猪养殖基地。
投资20亿元的西南物流、投资10亿元的杭州万桥物流已完成场平工程,目前已完成投资1亿多元,将成为黔湘渝边区最大的物流基地。
香港玖鑫国际有限公司投资2.8亿松桃玖鑫鞋业有限公司,现已完成投资2.2亿,5年建成后,年生产200万双鞋,年产值3.5亿,解决就业近万人。
作为贵州省水晶产业示范园的水晶产业,已投资3.1亿元,3年内要达到1万台水晶球磨机,产值72亿元,年创税收1个亿。
目前已投入908台水晶球磨机运行,今年将创税3000多万元。
推动传统锰业的转型升级,延伸产业链条,向高附加值的高新产品方向发展,重庆乌江实业集团投资40亿元的锰产品精深加工项目入驻园区,电解锰产能今年可达16万吨,全部建成达产,可实现产值65亿元,税收12亿。
松桃是铜仁市首个被探明蕴藏页岩气的县份,预计页岩气储量1.2万亿立方米以上,松桃以丰富的蕴藏量被纳入国家首批页岩气先导试验区。今年5月,长兴堡镇杨柳村的渝黔湘页岩气预探六井开钻,正式拉开了松桃页岩气勘查与开发的序幕。
企业良好的发展平台已搭建,工业园区路网、管网、电网、标准厂房、排水排污、通信设施、园林绿化等基础设施建设的到位,提高了产业承载功能和要素聚集水平。
松桃工业园区已累计入驻企业175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64家。实施工业项目40多个,完成工业投资70亿元,二产占GDP比重上升至50%。经济大转型促进大发展,2013年财政收入9.2亿元,2014年财政收入将达11个亿,连续两年以20%的幅度递增。
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工业园区是独立的,但它不孤立。工业园区和新区产城一体,市场、车站、学校、住宅区等生活配套服务设施如影随形,3年来,县城建成面积达11.7平方公里,人口从9万增至15.3万。产中有城,城中有产,产业和城镇化的“双人舞”相映生辉。
城乡渐行渐近
这是一场深刻的社会变革,这是一场“改变中国农民命运”的实践,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大地飞歌,激荡了多少人经年的梦想!这一代松桃人在改变自己,也在改写历史。以工业化的思维发展农业,以农业产业化推动城镇化进程。在这块希望的土地上,中国500强华西·德康集团投资11亿元挺进盘石生态畜牧业;全国100强畜牧企业成都大哥大牧业投资1.25亿元,建设10万只优质肉羊产业体系;省级重点龙头企业贵州梵净山牧业科技有限公司投资1.2亿元,建设万头肉牛产业体系;省级种羊场松桃祥瑞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在园区建起了种羊示范基地;农业部龙头企业铜仁东太集团在盘塘村投资5000万元建设了东太万吨砖茶加工厂,形成了基地、生产、加工、销售一条龙茶产业链条。
贵州健神农业开发责任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建铁皮石斛种植大棚。石斛为我国传统的名贵中药材,素有“千金草”之称。
铁皮石斛作为贵州省优势生物资源,已成为濒危珍贵药材。健神农业采用国内先进的“石斛细胞培养”技术进行人工培育,实现集约化高产栽培采集,实现科技育苗、基地种植、产业化加工的新型产业链。
现代农业产业示范园、生态畜牧业产业园、中药材产业示范园,领跑着松桃现代大农业的建设,初步形成了“茶、畜、药”三大主导产业的规模效应,和“种养加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农业产业化发展格局。龙头企业的带动辐射效应显现,以四川华西特驱希望集团德康农牧有限公司、梵净山农牧有限公司等为代表的龙头企业,成为各园区生产经营的主要力量。
工业反哺农业,现代农业产业是融合工业与农业的一艘“不沉之舟”。如今松桃龙头企业已有62家,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达到522个。产业化经营带动农民8.9万户。
2013年松桃实现农业总产值32.7亿元,同比增长11.9%,农业增加值实现20亿元,同比增长7.1%,农民人均纯收入5005元,同比增长15.2%。
城乡一体化发展是以城镇化发展为基础,人们曾形象地比喻:县城是城镇化的“火车头”,乡镇是统筹城乡发展的“中转站”,乡村是城镇化的“孵化器”。
在松桃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城镇体系布局里,把传承文化,融入自然,看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精神回归,作为不可逾越的底线。以盘信、孟溪、长兴3个卫星镇、以正大、盘石、寨英、迓驾、乌罗、甘龙的6个特色镇和30多个美丽乡村示范为支点;把一区4园和5个100工程即:松桃工业园区(松江锰钒复合新材料和生物质新能源循环经济工业园、孟溪物流园、正大特色农产品加工工业园、迓驾边贸工业园)和(寨英“示范小城镇”、松江·希望“城市综合体”、盘石生态畜牧园、正大茶园、长兴中药材园)作为连接城乡的走廊,把园区发展、小城镇建设、产业结构调整与新农村建设相融合,使城镇发展凸显绿水青山之美,凸显安居乐业之福,凸显梦牵魂绕之情。
小城镇的定位引领着今后的发展和取向,松桃自治县根据乡镇的产业特点,找准发展方向,突出“小而特”优势,打造松桃交通枢纽型、宜居宜商型、边贸经济型、生态旅游型、民族风情型等特色城镇,以鲜活的城镇特色,形成品牌效应,带动乡镇经济社会发展。从2012年迄今,松桃整合各方面的资金,用于美丽乡村建设、公租房建设、古寨建设、民族风情街建设、旧城改造、危房改造等,实施了200多个项目,总投资32.9亿元,累计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达11亿元,完成土地收储7771.5亩。小城镇建设风生水起,松桃击掌山乡巨变。
时代行走,城镇化发展的足音跫然。在漫漫历史长河里,我们期许的城乡均衡发展,或许只迈了一小步,但在今天松桃的时间节点上,它却跨了一大步。
乡村原来如此多彩
青山绿水,小溪潺潺,盘石镇响水洞村农家小院,在蓝天丽日下诗意栖息。2013年响水洞争取了1400万元整治环境,修建了进村入户道路、文化广场,新建了垃圾池,购买了垃圾清运车,村民对门前卫生实行三包,家家户户窗明几净,房前屋后沿途小道,不见垃圾和杂草。整洁有序的村容村貌,颠覆了人们对农村的印象。
乡村旅游发展起来了,农家乐餐饮、地方民族特色的绝技和民俗表演,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观光旅游。村民自豪地说:乡村是我家,不比城里差”。
眺望如水墨丹青般的画卷,你会由衷地感到,房变新了,路变净了,环境变美了,人变富了,村民的精神变爽了……种自己的地,挣企业的钱,黄板乡妙湾村村民黄秀兰做梦也未曾想到。自从村里有了中药材产业基地,她有了一份新的工作,她和村里的乡亲为种植大户管理百合,每天收入60元。大坪场镇大坪村的村民集体将土地租赁给种养公司种植牧草和甘蔗,然后村里的200余名剩余劳动力,再以每人每天60元以上的劳务费收取。
蓼皋镇决基村59岁的村民冯显才,一家5口人曾居住在祖辈遗留下的100平方米的木房里,屋内潮湿阴暗,家里最值钱的东西,就是一台电视机。城南新区的开发和建设,使他拥有了如花园般舒适的2套安置房,2个门面。如今他和他儿子在自己家门口“都市村庄”的岗位上,为开发商打工。决基村有547户像冯显才一样的村民,既在家门口打工,又有政府为每户村民提供的门面保障,使他们往后的生活无忧。
共沐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阳光,我们欣喜地看到了,农民的居住方式在变,生产生活方式在变,农村的生态环境在改善,一幅幸福家园的图景,正在松桃城乡大地徐徐展开,一个城乡共同繁荣的现实模样正渐行渐近。
挥洒松桃自信
历史的硝烟虽然远去,记忆却历久弥新。重温当年那段烽火岁月,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精神受到洗礼。
这是一块有血性的土地,南长城和苗王城的故事,我们耳熟能详。
南长城是大明帝国和大清帝国隔离生苗和熟苗,防止生苗造事的帝国边陲军事设施。苗王城在松桃正大乡是苗王居住的地方。迄今遗留在苗王城内青石巷道上的枪洞,无言地诉说着苗族先民们生存的艰辛和顽强。无论大明还是大清怎样的反复征伐,松桃苗族的先民们从未臣服。这两个力量悬殊的集团,在湘黔边界上,进行着长达几个世纪的对峙和凝望。而今,当历史褪尽了血色猩红,南长城和苗王城显现出它的文化光辉,嬗变为湘黔边界颇有价值的旅游产品。
这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它留下的时代壮歌,足以让世代传唱。
1927年秋,贺龙麾下一师副师长兼一团团长欧百川,任起义部队前敌指挥,打响了“八一”南昌起义的第一枪。在南昌起义中,有1000多名松桃战士倒在了血泊中。
国难当头的时候,3万多松桃籍铁血男儿,奔赴抗日战争第一线,从中走出了10多个将军,他们参加了淞沪会战、长沙会战、常德会战和松山战役。抗日战争期间,2万多名松桃籍将士悲壮阵亡。
今天的松桃“世昌广场”龙世昌铜像高高矗立。只见他怒目圆睁,双手紧握爆破筒,以战士冲锋的姿态,将24岁的生命永远凝固。龙世昌是松桃苗族自治县平茶乡(现更名为世昌乡)的苗族农民。1952年的10月19日在朝鲜的上甘岭战役中,龙世昌毅然用胸膛抵住爆破筒,炸毁了敌人地堡,壮烈牺牲在异国他乡。1953年他被中国人民志愿军总部追记特等功,授予二级战斗英雄称号。
龙世昌是松桃人民的骄傲,现在以他名字命名的有“世昌区”世昌乡”世昌村”世昌小学”世昌广场”,松桃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烽火五千年,九黎苗裔腾飞起,征程十万里,百战英雄归去来”。热血勇敢,永不言败,观照一个民族的精神内核,我们将触摸到怎样的永恒?这是一块与时代共奋进的土地,松桃梦与中国梦同频共振。走出发展困局,抢抓发展机遇,松桃党委政府有信心有能力!这信心基于对实现松桃梦的责任担当,有一个团结奋进开拓创新的领导班子,有松桃全县人民的鼎力支持,有28万人口资源可持续的释放活力,有锰矿、页岩气等优势资源的开发前景,松桃发展中气十足。
这信心基于松桃人对发展的渴望。松桃的干部群众集体进入激情燃烧的岁月,迸发出不可遏制的能量:项目运作“无中生有”,没有机会也要创造机会;项目推进“无法无天”,没有法定节日,不分白天黑夜;国家干部“无怨无悔”的真诚付出,在实践中创造出的工作理念,绽放出别样的光芒。正是这种超常的精神状态,才创造了松桃发展史的奇迹:16个月时间,3.5公里梵净山大道全面建成通车;6个月时间,全长11公里,跨越蓼皋、太平营两乡镇12个村的花鼓大道,完成全部土建工程;4个月时间,县城宽23米南门桥改造正式通车;4个月时间,松桃水晶产业园一期工程,占地95亩水晶产业园建成投产;不足1个月时间,实现征地6000余亩。
这信心基于松桃民族团结的凝聚力。松桃县委政府时时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围绕大局、突出重点、改善民生。几年来松桃修建廉租房1080套、修建公租房5350套,完成农村危房改造935户、完成1832户棚户区的改造。在征地拆迁中,县委、政府把最好的地段还给他们,新建的汽车站、新建的一中,是松桃最热闹、商业发展前景最好的地方,拆迁户家家有门面,他们的生活充满阳光。
2012年以来,松桃大刀阔斧地搞城市建设,征地2万多亩,拆迁3000多户,迁坟1.4万多座,没有发生一起损害群众利益的事,没有一起群体性事件。在政府遇到困难时,老百姓站出来了。2013年修花鼓大道的时候,征地补偿需要2个多亿,由于资金周转的问题,在6000多亩土地只发放青苗补偿费的情况下,几百户村民集体自愿签字同意施工,这就是人心!改革开放承接历史的血脉,续写着松桃人的光荣与梦想。这不同寻常的3年,松桃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发展模式,城乡面貌、基础设施、产业发展、社会建设出现了历史性跨越。
松桃,你变了!一个全新的松桃从历史的深处走来。我们看到:乡间里巷寻常百姓的笑脸,写满对未来的美好憧憬。(铜仁日报2014年8月4日头版头条)
【相关链接:
http://58.42.132.75:8080/epaper/trrb/html/2014/08/04/01/01_60.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