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解读之四:“六条新路”发展战略之城乡统筹之路 |
时间:2016年10月3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
县第十三次党代会报告中提出: “六条新路”发展战略——城乡统筹之路,这一新理念、新思想、新思潮、新思维将为今后5年的城乡统筹发展指明了方向、找准了着陆点、找到了突破口。县委书记冉晓东说到:“城乡统筹发展,要让农村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今后,我县城乡发展方向是‘做强做优县城、做活做特集镇、做精做美乡村’”。当然,要想做好做强县乡村三级发展,我们必须遵循城市发展规律,合理利用“四面环山、双水穿城”的资源优势,统筹城乡发展,优化城乡布局。
城乡统筹发展,首先要做强做优县城。县城在经济、政治、文化、科教等方面都优于乡镇。所以,做强做优县城是第一要务。县城好比火车头,乡镇好比车厢,想要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县城做强做大做优了,乡镇的经济发展才有依靠、有保障、有平台。其次,城乡统筹发展要做活做特集镇,而一个药方不可能治百病,必须对症下药,才能药到病除。作为乡镇,一定要深入分析自身的短板,在抢抓机遇的同时,要做好风险评估,不能因需要而盲目的搞“清一色”发展模式,使得大家千篇一律,不分你我,没有特色。当然,没有特色资源的乡镇,要深挖特色资源,寻找特色亮点。拥有特色资源的乡镇,要做精做美特色资源,发挥特色资源造血能力,快马加鞭融入到县城发展的大熔炉中。最后,在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要协调好城市与乡村的发展关系,防止城乡之间发展失衡,出现畸形怪状。必须坚持以城市发展为核心辐射乡镇发展,以乡镇发展带动乡村发展,形成网格化发展模式,实现城+乡+村之间资源互补、资金互动、人才互用,扭转城乡之间有资源没资金、有资金没人才、有人才没用处的局面。加大城乡之间交通建设,促进城乡之间资源、资金、人才的快速融合与分散。我县提出城乡统筹发展战略,一方面使大量的城市人口涌入农村,进行修生、养性、休闲、娱乐,带动农村食宿业发展,让城市人看见了山,望见了水,记住了乡愁;另一方面使大量农村人有机会住得进城,就得到业,赚得到钱,和城市人享有同等的发展机会。
这一理论的提出,不仅满足了城市因发展而出现资源枯竭的困惑,还让农村大量闲置的资源得到了进一步的开发和利用。当然,我们在促进城乡之间发展的同时也要有规划、有目标、有节奏、可控保,防止因过度开发而出现资源浪费、资金损失,以及空城假象。乡镇在谋求发展的同时不能因机会难得而放手拼搏,导致发展点线面失控失衡,得不偿失。乡村在追求经济发展的同时,要处理好原状与现状的关系,不能好了后面,坏了前面,要让来者看得见现在的山水,记得住昔日的乡愁,使“乡愁”随时随地可圈可点可思可议。做好“四在农家,美丽乡村”行动,着力推进乡愁文化持续健康循环发展,扎实扮好乡愁演员,唱好乡愁之歌,讲好乡愁故事,奋力开创新家新景新松桃。
相信在新一届领导班子的全力带领下,家乡的酒会酿得更醇、歌会唱得更响、舞会跳得更美、人会变得更富、山会变得更青、水会变得更绿、乡愁会记得更深刻。
(县委政研室)
|
(作者:佚名 编辑:stwkfh)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