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街小巷干净整洁,车辆和行人文明出行,城乡环境舒适优美。苗乡松桃,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60年县庆和全市第五届旅发大会。
今年以来,松桃不断巩固提高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创建成果,从领导重视、管理方式、管理手段、硬件建设等方面转向升级,构建领导带头、全民参与、城乡同治的工作格局,通过“四大转变”,全力推进“整脏治乱”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松桃”工作。一个美丽松桃,闪耀黔湘渝边界。
同建同治
从分工主抓向顶格设计转变
“进一步创新理念,着力在升级管理、同建同治上下功夫,推动“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松桃”工作再上新台阶,用一流的业绩喜迎县庆60周年和承办铜仁市第五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铜仁市政协副主席、松桃自治县委书记冉晓东如是说。
该县一改分工主抓的工作格局,建立了以县委书记任组长的“一把手”顶格配置机制,成立了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把“整脏治乱”专项行动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松桃”列入2016年“迎县庆、办旅发”四大重点工作之一。县直部门、乡镇、乡村成立了以“一把手”负总责组织机构,将整治任务进行层层分解,实行“领导包片、部门包块、干部包点”点对点整治,层层签订责任状,明确考核管理办法,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多层建立督查机制强化责任落实。
今年来,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城区街道、乡镇、乡村督查200余次,利用书记微信工作群调度和指挥相关部门、乡镇开展“整脏治乱”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松桃”工作800余人次。县四大班子领导深入机关、乡镇、村组织发动开展整脏治乱暨“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松桃”工作1500余人次。通过强力推动,全县116个县直部门、27个乡镇、504个行政村的干部群众热情高涨,全县上下形成了全民参与、干群同力的“纵到底、横到边”工作格局。
齐抓共管
从党政主导向多方治理转变
6月17日,值“全民义务清扫日”,一大早,大街小巷都是干部职工挥扫扬铲大扫除的忙碌景象。
该县将每周五确定为全民义务清扫日,广大干部群众积极投身清运、焚烧垃圾活动。同时,将城区15条主要干道、42条斑马线建立交通文明劝导岗112个,参与干部职工和学生达2万余人次,已开展文明劝导5000余人次。
该县还开展“松桃是我家”主题宣传活动,将整脏治乱教育纳入中小学主题班会,开展整脏治乱主题班会500余场次。
“我县着力在调动社会多方参与治理上下功夫,有效推动了全民参与卫生整治。”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皮春丽说。
该县构建县委县政府主导、全民参与的工作格局,将城区卫生保洁划分为四个责任主体,即:城管保洁队伍负责主次街道和大型公共场所、住建部门保洁队伍负责物业小区、蓼皋镇负责城中村和城郊接合部、县直机关部门负责背街小巷;将建成区划分为62个网格,实现管理区域全覆盖;在各责任路段设立公示牌,明确管理人员,公开举报电话,接受市民监督,并发动广大学生和群众积极参与卫生整治。按照“什么问题突出,就整治什么问题”工作思路,抽调100名精干力量组成综合执法组,严厉打击“五脏五乱”行为。
自开展工作以来,全县已有2000余起违章停车、违法载客行为被处罚,10000余处乱搭乱建、占道摊点被拆除,3人妨碍公务执法被行政拘留。
该县将全县27个乡镇、504个村“整脏治乱”和“文明在行动·满意在松桃”列入村规民约等,将通道沿线、河道山塘、村庄集镇作为重要整治区域,实行“领导包片、中层干部包村、职工包户”,形成全幅整治格局。曾经一度以“垃圾之乡”著称的长兴堡镇,采取“最佳诚信卫生户”评比法,村村寨寨变得美丽整洁,一举成为文明卫生明星乡镇。太平营乡开展“环境卫生最美村寨”比赛,按照实地找茬原则交叉检查,设流动奖牌,一月一评比,实现了大变样。全县涌现出了长兴灯阳村、长坪罗牛村、迓驾青山村、盘石四龙山村、盘信老屋村等一大批整洁村寨,城乡环境卫生整洁舒适、焕然一新。
该县突出问题导向,卓有成效地开展“六心”专项行动,即让游客“行之顺心”、“住之安心”、“食之放心”、“娱之开心”、“购之称心”、“游之舒心”,综合整治全县客车站和旅游景区及其周边环境“脏乱差”问题,创建文明景区,打造优质景点景区。今年第一季度,共接待游客106.33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8.4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45.5%,实现旅游业井喷式增长的开门红。
监督管理
从重行政手段向标本兼治转变
“云落屯公厕对面人行道占道堆放物料,请城管局给予解决。”
“好的,马上去现场。”
几分钟后,县城管局执法队赶到云落屯人行道处,及时清除了占道堆放的物料。
如今,只要打开松桃城市管理微信群,每天都有来自城管、交警、客运等部门负责人和工作员的对话及提出的对策建议。该县建立“松桃城市管理微信群”,实现全城监管视野化,涉及创建办、城管局、公安局、交通局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各乡镇负责人等66人。
该县大力推行“指尖管理”,开通书记信箱和县长信箱,建立县委领导督导群、宣传部长管理群、乡镇部门交流群、督查信息群四级微信群,实现城市管理“零距离”。
四级微网平台成功搭建,提高了城市管理水平,形成了数据城管大格局。目前已成功解决应急问题118个,城市管理水平和效果显著提高。
同时,该县在网站、报纸、微信、手机报、电视台、广场大屏幕开辟“认认他是谁”曝光专栏,被追责对象将在电视台面对全县群众作情况说明。目前,已曝光车辆违停1000余台次、乱走斑马线150余人次。出台《松桃苗族自治县整脏治乱专项行动责任追究若干规定》,采取检讨说明、经济处罚、组织处理等“铁腕”措施对不作为、慢作为行为进行严格问责,已有5名村支书被撤职,3名村主任被责令辞职,2名县直部门和3名乡镇主要负责人被诫勉谈话。在强有力的执法、曝光、问责下,有力地推进了“整脏治乱”工作。
完善设施
从重城区建设向城乡一体同建转变
松桃从群众最关心、最需要、最紧缺的地方入手,千方百计解决城乡基础设施短板问题。
该县财政投入600余万元,按照“1个乡镇配置1辆垃圾车、1个乡村每800人口配置1个垃圾焚烧炉、1个焚烧炉配置2把手推式垃圾清运车”的标准,建设1043座乡村垃圾焚烧炉、购买2086把手推车、26辆乡镇垃圾清运车,大力提高集镇、乡村垃圾消化水平;投入1200余万元,对26个乡镇107条主次街道进行“白改黑”改造,解决长期以来乡镇“整治3小时、肮脏3分钟”的现状。同时,在乡镇和农村修建一批停车场、增设一批停车泊位、规范一批交通标志标识;以“迎县庆、办旅发”为契机,加快实施“十大景观工程”。
该县加大投入,不断完善设施功能建设。在已开放使用48个公厕的基础上,新建4座公厕;投入3000余万元,新建松江国际农产品交易中心、金阳金都农贸市场2个农贸市场;投入2400余万元新建金都地下停车场,乾州坝、城南昌开2个露天停车场;投入1000余万元对主次干道、景观节点、重要构筑物夜晚亮化设施进行全面提质等。
该县2016年计划投资兴建苗王城、苗王湖、桃花源、潜龙洞、大湾苗族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公厕、旅游公路。截至5月底,全县已完成投资34627万元,建成游客服务中心4个、旅游公厕9座、桃花源苗寨大门1个、松桃至乌罗旅游公路66.9公里等项目,开工建设率达85%,项目完成率75%。
【相关链接:http://szb.gzrbs.com.cn/gzrb/gzrb/rb/20160621/Articel05002JQ.htm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