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记者 杨杰)冬日的暖阳驱散了寒冷,让人感到温暖备至。2月12日,市委书记刘奇凡率市扶贫办、市交通局、市农委等市直部门到我县牛郎镇看望慰问老党员、困难群众。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冉晓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洋富,县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家永陪同。
2013年6月30日至7月1日,刘奇凡到牛郎镇松江、矮红两个村蹲点调研,明确提出硬化通村公路、修建连心桥、改造低产油茶、发展畜牧养殖、规模栽种楠竹、修建人畜饮水和灌溉设施、覆盖通讯网络7个方面的落实事项。一年多来,在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和上级有关部门的关心支持下,各帮扶项目有的已实施完成,有的正在实施。
看望慰问老党员龙亮发
时隔一年半再次踏上这片土地,刘奇凡首先来到矮红村兴隆组,向66岁的老党员龙亮发送上新春的祝福。1971年入党的龙亮发家中有7口人,女儿就读贵州师范大学,儿子、儿媳带着孙子长年在外务工,是留守老人。“土地有多少?”“主要种些什么?”“效益好不好?”刘奇凡十分关心龙亮发目前的生产、生活情况。当了解种植的油茶减产时,刘奇凡当即要求相关部门,选派几个技术骨干来作指导,对施肥、剪枝、育果等进行专业培训,设法提高产量。

为低保户龙旺发送上慰问金
60岁的低保户龙旺发家住矮红村庙边组,体弱多病,无经济来源。刘奇凡握着老人的手不停地嘘寒问暖,并走进厨房察看春节年货的准备情况。当看到厨房宽敞干净,接通了自来水,刚杀的年猪正挂在灶膛熏制腊肉等情景,刘奇凡非常高兴。龙旺发感激地说,现在矮红村水也通了,路也通了,生活方便很多,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青山翠树之间,致富带头人张亚群创建的“亚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初具规模,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今年38岁的张亚群是矮红村兴平组人,以前在贵阳发展。2010年3月,她放弃省会大城市优越的条件返乡创业,建场养羊,如今存栏283只,带动周边群众发展养殖谋致富。“下一步的打算是什么?”刘奇凡关切地问。现场的村民抢着回答:“我们准备跟着张亚群发展合作社,扩大养殖规模。”张亚群说出了具体规划,力争把羊增加到2000只,牛增加到700头,再种植蜜猴桃和红心蜜柚,实现种养结合。看到村民们干劲十足,刘奇凡提议:矮红村是民族村寨,“亚丰养殖专业合作社”可以作为民族团结进步合作社的典型,在资金和政策上给予支持。
在松江村,刘奇凡分别看望慰问了老党员龙光玉、转业军人龙生桥、困难群众龙国易,把慰问金交到每个人的手中,送上党和政府对边远山区群众的关怀。
龙光玉的子女均外出务工,与两个孙子留守在家,处境艰难;69岁的龙生桥1964年入伍,妻子20多年前被拐卖,至今杳无音讯;低保户龙国易身有残疾,体弱多病,生活困难。慰问路途中,刘奇凡一边走,一边动情地对随行人员说,各级各部门一定要用实际行动,关爱那些生活比较困难的党员、群众,让他们共享改革发展成果,体会到党和国家的温暖。

召开座谈会
在矮红村完小,刘奇凡组织召开了座谈会,许多关心家乡发展的群众也闻讯而来。“这一年内,大家干工作有什么感受?下一步有什么发展打算?哪些地方需要支持?”刘奇凡的开场白句句说到大家的心坎上,很快激活了现场气氛。当地群众、返乡务工者和村干部代表纷纷发言,有的一五一十地说起了矮红村和松江村的发展变化,有的谈到了个人创业致富的想法,有的提出了项目发展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刘奇凡边听边记,并不时地开口询问,讨论解决办法。随行的各市直部门负责人,分别就如何帮扶专业合作社、硬化通村公路、亮化村容村貌、打造民族团结进步村寨等方面作了表态发言。
刘奇凡讲话
刘奇凡指出,矮红、松江两个村经过一年多的总结探索,发展思路脉络清晰,扶持起来前景光明。
刘奇凡提出,一是路的问题,可以用小康路、一事一议项目逐步解决;二是水的问题,县水务部门先打好基础,市水务局再具体测算;三是网络问题,由电信公司把宽带接通,在全市500个“农村淘宝”的基础上增加服务网点,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四是产业问题,以种养殖业为主,通过部门扶持,发展示范户,带动贫困户。此外,市民委要把两个村作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打造,协调资金,改善村容村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