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财须民生,强赖民力,福由民殖,德俟民茂,天下万事民为先,是苗乡松桃践行实践活动的共识,行动的共振。“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实实在在的成效,县委书记5次下到青山村,为村民解决了不少的困难,帮助我们发展了经济。”5月20日,迓驾镇青山村村干部莫长江说。
“我们的社保问题,是吴县长到现场坐镇办公解决的。”大坪场镇供销社退休职工蔡文胜动情地告诉笔者。
“一把手”带头访民情解民困,4000余名党员干部沉底基层,为群众解决各类难题1.2万多个,帮助企业协调解决难题100余个,为群众办好事做实事2109件……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紧扣为民务实清廉这一主题,充分发扬“认真”二字精神,领导先行、以上率下、步步深入,着力解决影响制约全县科学发展和群众反映强烈的“四风”问题,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深入践行群众路线。干群心交心、心连心,齐力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带头转作风 补好精神之“钙”
——党员干部躬身践行群众路线
“老乡,我们是来听取意见的,有什么困难和问题,一定及时解决!”5月1日,铜仁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冉晓东放弃休假,深入正大乡、长兴堡镇田间地头与群众面对面的交谈。村民石三友说:“县委书记节日不休息,专门帮我们发展产业经济,真是村民们的福啊!”
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走百家村寨、进千家农户,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针对群众现实困难现场办公,对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限期完成,确保群众的问题及时得到解决。以县领导为重点,明确每名县领导及各部门“一把手”联系的乡镇、村,直接沉底基层,做到“六必六把”,必问民情、必开民会、必记民情、必现场答复、必公平解决、必督查结果;把民情摸清、把民盼找出、把问题找准、把困难解决、把正义伸张、把结果惠民。
同时,深入开展学习教育,县四大班子领导带头学习、带头调查研究、带头听取意见、带头查摆问题、带头整改落实。列出“学习清单”,带头抓学习,补好精神之“钙”。铜仁市政协副主席、县委书记冉晓东,县委副书记、县长吴洋富带头研读和学习《论群众路线——重要论述摘编》等中央、省委编发的8本必读书目,带头上党课,组织班子成员赴瓮安教育实践基地学习,带头观看《苏联亡国亡党20年祭》、《焦裕禄》、《周恩来的四个昼夜》等专题教育片。县委确定15个学习专题,先后11次组织中心组集中学习和讨论。县领导以焦裕禄精神及身边的姚少军等先进典型为镜,坚定理想信念,践行“三严三实”。
践行群众路线,“为民”宗旨是首要。迓驾镇青山村77岁老人阳开海与孙子阳鸿宇相依为命,阳鸿宇染病瘫痪,儿媳离家出走,儿子外出渺无音讯,家庭十分困难。冉晓东进村走访得知情况后,立即与县民政局取得联系,将其纳入城乡大病医疗救助,为小鸿宇解决了5000元的农村医疗救助金。阳开海感激地说:“冉书记,真是我们的贴心人啊!”
盘石镇四龙山村较为偏远,4月30日,冉晓东率财政、交通、住建等部门“一把手”沉底该村访民情听民意,积极征求意见建议。村支书龙秀昌反映:“我们村想硬化几条联户路,改造村中危烂房,特别是想修通四龙山连接临近10公里世昌乡的公路,到县城将少走20多公里,改变肩挑背驮的历史。“冉晓东当即现场办公,责成财政局解决该村联户路硬化问题,住建局解决危烂房修缮问题,交通局解决四龙山连接世昌乡公路建设问题。村民期盼的问题得到解决。5月8日,冉晓东深入迓驾镇马安村走访群众,针对反映的问题现场办公,解决了该村350亩李树换植、堰塞湖坝体维修、防洪堤维修加固等5大难题。
“冉书记、吴县长常来走访我们,常关心我们的生产生活,帮我们解决了许多困难。”城北经济开发区民工龙胜说。在走访城北经济开发区时,冉晓东、吴洋富多次走访看望民工们,了解其生产生活状况,对民工食宿、出行等方面问题立行立改,确保3000多名工人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
“吴县长,我以前买断了工龄,现在想纳入社保。”大坪场镇供销社退休职工蔡文胜找到吴洋富说。吴洋富想得更多的是,全县有多少个这样的情况?他召开专题会,要求县供销社对类似职工进行全面调查统计,一并纳入社保范围。不到一个月,先后将80名买断工龄及下岗的职工一并纳入社保,资金48万元。蔡文胜等感激地说:“吴县长是真心办实事的好领导!”一次,吴洋富来到木树乡大屋村,村支书麻文彪与群众向他反映:“吴县长,通我们村的路是一条断头路,路面坑坑洼洼,能不能帮我们解决一下?”吴洋富马上现场办公,协调资金10余万元,当即解决了通村路修整、硬化、环境改造等问题。
“我们通过网络写信给书记反映问题,很快就解决了。”4月29日,一网民通过“民情通道”写信投给《书记信箱》,反映实验幼儿园前乱摆摊乱停车一事,冉晓东当即作批示并曝光在网上,县城管局及时对该路段进行了彻底整治。网络问政是该县践行群众路线教育的创新之举,在《
松桃网》开设“民情通道”专栏,设置《书记信箱》、《县长信箱》,为群众“办事”和“说事”提供场所,群众与县委书记、县长“零距离”对话,使之反映问题、表达诉求、建言献策,涉及的相关部门按照县委书记、县长的批示,务必3天内解决群众合理诉求,未按期答复的由县效能办进行约谈和问责。截止5月上旬,“民情通道”收到网民诉求387条,办结385条,办结率99%以上。一大批事关民生民情的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推行县委常委“六个一”联系制度,其他县领导“两个一”联系制度,即县委常委每人联系一个乡镇、一所学校、一个重点工程项目、指导一个单位、蹲点一个村(居委)、帮扶一个企业,其他县级领导每人联系一个乡镇蹲点一个村(居委)。按照省市37个重点项目建设任务,县政府党组建立县级领导联系重点项目制度,确保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县四大班子领导多次深入乡镇、农村、学校、企业解决困难问题。县委副书记、常务副县长何支刚多次深入长兴、盘石等乡镇践行群众路线,解决实际问题。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汪勇带着“群众路线,访民情解民忧”接访活动中群众反映的问题,到县人社局、供销联社等部门督办。
县人大组织开展了“百名人大代表进驻干群连心室”和“人大代表回选区见选民”活动。入驻“干群连心室”的人大代表每半个月开展一次接访工作,每月深入走访群众不得少于4天。154名人大代表纷纷进驻27个乡镇的“干群连心室”,帮助群众解决问题180多个。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唐永明以一名普通人大代表的身份进驻长兴镇大坪村“干群连心室”,解决了三组自来水安装、通组公路建设经费等问题。
县政协开展了“三连线”活动,即主席会议成员连线片区、乡镇政协工作联络组、连线微型企业、195名政协委员连线“干群连心室”。县政协主席桑士棕在“三连线”中,协调解决了孟溪社区电路改造、寨杆村“美丽乡村”建设规划等问题,为冷水溪乡小学送去10台电脑。目前,195名政协委员开展资金帮扶、智力支边等帮扶活动201次,解决问题56个,协调帮扶资金80多万元。
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教育实践活动,盘石镇组建21支党员服务队开展了“党群飘扬,民心温暖”主题实践活动;妙隘乡围绕“三联三帮三评一承诺”积极解决群众难题;沙坝河乡开展了“进农家、察民情、听民意、解民忧、助民富、促发展”实践活动。大路乡推行“五分钟服务群众工作法”;县卫食药监局开展“三送三好一满意”服务群众活动;县地税局推出“微笑服务”等等,均取得了良好成效。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紧扣“四风”问题,采取“面对面”与“背靠背”、“个别听”与“集体谈”、“走进群众听”与“组织群众评”相结合的方式征求意见。以县乡村组四级联动,逐乡逐村逐组逐户开展调研走访,问民需、察民情、顺民意。目前,全县各级“一把手”带头参加培训671场次、上党课385场次;中心组学习438场次,集中学习1681场次7184小时;开展警示教育和观看专题教育片589场次;县级领导深入联系点115次,开展交心谈心158次,解决困难问题400多个;各级党员干部累计走访村民22万人次;全县共征求意见建议12784条,梳理汇总802条;选派1571名驻村干部扎根314个村,为群众办好事实事2394件。
针对“四风” 掀起“督查风暴”
——剑指顽疾正风肃纪促跨越
“通过教育实践活动,解决全县各级干部身上存在的冷漠病、懒散病、特权病、软骨病,促进政风行风彻底好转,深化‘环境立县’发展战略。”冉晓东说。当前,松桃经济社会发展正处于跨越赶超的换挡期,在扎实推进教育实践活动中,紧扣作风建设,深入推进“环境立县”发展战略,对自身建设和发展提出更新更高的要求。
开展“三个开刀”。按照铜仁市委安排部署,深入开展在党政机关向“不找熟人办不成事”开刀、在政法系统向“有理有据得不到公正结果”开刀、在乡村两级向“没有关系得不到公平对待”开刀专项整治行动,提出18项重点整治内容和“五有十不准”要求,对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进行专项整治,查处1名服务群众态度蛮横的工作人员,查处2名参与赌博的副科级干部,对8名公车私用的党员干部进行了严肃处理。
实施“作风效能革命”。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化政府工作推进、协调、监督三大体系建设,强化目标化管理、项目化推进、责任化落实。加强效能监察,着力整治“庸懒慢浮贪”、“吃拿卡要报”、“冷硬横推拖”等“四风”突出问题,对基层走读风、赌博风、衙门风、慵懒风、滥办酒席风、优亲厚友风“六风”进行专项整治,组织督查组明察暗访47次。各乡镇、部门针对“四风”问题,立规矩、建制度,从源头上防治,制定和细化了作风建设相关规定、车辆和财务管理制度等,共废止4个制度,完善72项制度,新建53项制度。通过规范公务接待、公务用车等10多项举措改进作风,列出制度建设、立改废清单14项。
掀起“督查风暴”。紧密结合重点工作,着力强化监督检查,提高执行力与工作效率,确保各项决策部署、重点工程项目质量与进度落实到位,共对49个方面的工作贯彻落实情况督查96次,对66个单位进行通报批评。发扬“五加二、白加黑、雨加晴”苦干实干精神,实行专项跟踪督查,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强大执行力,确保各工程项目保质保量快速推进,形成干事创业、争比进位的良好氛围。今年城北在建的重大项目有12个,县领导亲临建设工地现场办公,对照目标任务,实行日汇报、周督查、旬调度,以扎实的作风、优质的服务推进已开工的31个重大工程项目。截止3月底,累计完成投资8.525亿元,为第一季度投资目标8.498亿元的100.32%。
推行“群众工作法”。通过学习教育,党员干部充分认识到:践行群众路线、取得群众的支持,是攻坚克难的法宝。在“城镇兴县”战略中,面对征地拆迁的大难题,该县积极践行群众路线,推行“一线群众工作法”,征地拆迁干部挨家挨户走访农户,以心换心把政策宣传到位、把政策落实到位。一次做不通,两次、三次……直至农户同意为止,早上去、下午去、晚上还去“一日三访”的群众工作法已成为松桃征地拆迁工作常态。深入群众换来的是信任和支持,城镇建设中涉及太平营乡5个村1700多户征地3500亩,高速公路拆迁47户1190亩,不到一月全部完成任务。今年仅城北就涉及房屋征收500余户,干部职工采取“一日三访”群众工作法走访征收户,交心换心,和谐开发,没有一起因拆迁征地引发的事件,这是松桃践行群众路线的生动实践。
制定“路线图” 奋力后发赶超
——深化改革助推经济社会发展
“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大力将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举措引向深入,践行‘三严三实’,克服开展活动和推动工作‘两张皮’现象,这是检验我们开展教育实践活动是否取得实效的一个重要标准。”县委常委、组织部长汪勇说。
在教育实践活动中,党员干部纷纷将根除“四风”顽疾焕发出来的精气神,转化为深化改革发展的动力,紧扣“五县五化”发展战略,着力推进铜仁市先行启动的36项全面深化改革行动,制定“路线图”和“时间表”,努力加快发展奋力后发赶超。
——大力深化政务改革。深化政府投资项目“前置审计”,严格部门财政预算,严控“三公”经费支出,压缩5%行政经费用于教育“9+3”计划实施。推行政务服务改革,全面推行服务承诺制、首问责任制、一次性告知制、限期办结制,打造“阳光政务”。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目前,累计对44个单位320个行政审批项目进行清理,保留项目271项,其中行政许可类129项、非行政许可类122项、公众服务20项,单个事项审批时限平均减少了7天,平均提速达80%以上。
——大力实施扶贫攻坚。着力抓好产业扶贫、整村推进、武陵山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集团帮扶、外资帮扶等项目,扎实推进精准扶贫。采取点线面结合、主干道扩展、立体化攻坚的方式,大力发展核桃、油茶、生态畜牧业、特色养殖等项目,确保年度减少贫困人口3万人、贫困发生率下降4.5个百分点。大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投资2.96亿元,搬迁2054户,实现9538人脱贫致富。
——大力推进新型城镇化。把城镇化作为近阶段经济发展的主要突破口,按照“北工南城、产城一体”的总体定位,全力推进产业与城市深度融合的新型城镇化,在松江工业园区中发展锰钒新材料产业等7个产业区,收储土地1.5万余亩,建成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统筹推进盘信等3个卫星镇和正大等6个特色乡镇的小城镇建设。
——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和旅游产业。出台现代农业示范园扶持办法,推动园区接轨扶贫攻坚计划,打造普觉现代高效农业循环示范园区、太平营现代休闲农业示范园区、大路现代高效农业产业综合示范园区等7个园区,覆盖17个乡镇20.34万人。进一步理顺苗王城管理体系,打造黔东草海、普觉大同茶场等观光示范园,开发潜龙洞等旅游景点,实现旅游产业大发展。
——大力促进民生就业。利用“3个15万元”政策鼓励自主创业带动就业。安排“4050”公益性岗位112个。依托“一区四园”工业发展布局充分吸纳本地民工在家门口就业。目前,松江工业园区规划建设了服装鞋类产业园等7个“园中园”,新增就业岗位1.5万个以上,已有5000余名民工在家门口就业。
破冰前行,再度扬帆。如今的苗乡大地,正深入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大力实施“五县五化”发展战略,全县经济社会呈现出跨越发展的良好态势。一季度,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11.9亿元,同比增长14%;完成财政总收入3.2亿元,同比增长21.9%;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7.8亿元,同比增长20.0%。【本文为2014年5月28日《贵州日报》6版整版——
松桃网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