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5日,天气晴朗,笔者从松桃县城出发,沿着一条森林植被特好的崎岖山路一直走进了九江乡元智生态肉鸡养殖场。姚元智的养鸡场是建在四面环山、绿树成荫的九江乡猫猫岩村的枇杷湾。这里不仅是天然的生态肉鸡养殖场,而且风光秀丽,景色宜人。
在采访时,年轻的鸡场老板姚元智向笔者介绍说:“我办养鸡场已有4个年头了,从2010年的3万多只发展到去年的5万多只,今年计划突破6万只,在县城农贸市场我有2个销售点,每天销售100只以上,有时还要销往本省铜仁、印江、重庆市的秀山和湖南省的吉首市等地,销路一直很好,我想把养鸡场办成周边县份最大的肉鸡养殖基地,同时把当地村民也带动起来一道致富。”
据了解,姚元智是松桃自治县九江乡猫猫岩村3组村民,中共党员,善长木工技术,由于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山村农民家庭。家境的贫穷使他从小立志要走出大山、闯出一条致富门路。
1993年从松桃农校毕业后,自筹资金到县城南门上开了一家早餐店,当时生意红火,一年下来赚了4万多元,走出了人生成功创业的第一步。
1994年春,当他回到家乡猫猫岩村时,看到村里剩余劳动力较多,而且九江享有“工匠之乡”的美誉,特别是木匠,各个村寨都有,他招了18个木工艺人,到松桃县城杨芳路开了一家家具加工店,当时,家具店生意很好,他手下有油漆工、搬运工、营销人员等100多人干活,带动了不少村民致富,自已也积累了一定的资金。截止2002年,他开始做鸡贩生意,当时由于松桃没有大的养鸡场,全靠一家一户零星养殖供应市场,所以价钱比周边县市高,姚元智看准了这一商机,他就从外地收购肉鸡到松桃来卖,虽然很辛苦,但一年也有10来万的收入,因此他也很欣慰。
2009年5月,他做了一个市场调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目前我国的发展情况看,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高速发展期,工业化推动下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到城市的新型“产业工人”也多,这必然带来城市人口消费,特别是吃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于是,2009年7月,他为了解除长年在外奔波之苦,投入60万元在猫猫岩村枇杷湾办起了肉鸡养殖场,10月份进苗5000只,由于当年冬季凌冻严重,将即将出栏的肉鸡全部冻死,损失达15万元。
但是,他并没有灰心,2010年到铜仁请来技术员,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他改造圈舍、改进设施,当年出栏成鸡3万只,每只利润8元,纯收入24万元。终于走出了困境。
后来,他每年加大投入,扩大规模,到2012年他的鸡场出栏已经达5万余只,产值达到100多万元,纯收入40万元。还解决了8名村民就业和带动该村及周边村寨的养殖业发展,现在松桃的宾馆、酒店、餐饮以及红白事只要一个电话,他亲自送鸡上门,很受客户的欢迎。他还在县城农贸市场购置两间门面,用来做零售和仓库。
“这么多鸡销售怎样?”笔者禁不住问道。
“我这些鸡根本不愁销路,有这么多年的新老客户和销售网络,特别是周边的沿河、印江、铜仁都有人上门来拉,还有外省的花垣、秀山也来购买。”姚元智十分自信地说。
“回来养鸡就是想让乡亲们都富起来。”姚元智道出了他养鸡初衷。
杨通权是猫猫村的文化人,看到姚元智赚钱了,也想学养鸡,在姚元智的帮助下,杨通权2011年养土鸡1500只,出栏1300只,一只纯赚15元,当年就纯赚2万元。
“我们养鸡,姚元智主动为我们销售,只要我们一门心思把鸡养好,销路不成问题。”杨通权说。
现在猫猫村家家户户都在养鸡,多的2000多只,少的也有几十只。
姚元智养鸡富裕了,他为村里办了很多实事。
2012年,九江乡组建一支龙舟队参加县里的龙舟大赛,姚元智资助了1500元作为活动经费;2013年正月,猫猫村组建文艺花灯队,姚元智资助1000元;今年正月,枇杷湾进县城的公路受损,他资助5800元,作为购买沙石、修边沟等费用。
“通过办养殖我走上了富裕路,自2011年以来,我在县农贸市场卖了2个门面作为销售点,投入40万元,在杨芳路买商住房3套,价值100万元,如果不办养殖那有今天的变化”。姚元智心情十分激动地说。
谈到下步打算,姚元智说:“我现在的鸡苗都是怀化一家公司提供的,以后准备自已繁殖种鸡,成立合作社,采用“公司+农户”的模式,公司将鸡苗赊销给农户,公司负责销售和技术培训,在当地发动更多的群众饲养,让更多的农户通过肉鸡养殖走上致富路”。(黄前生 李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