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其晓 编著
交通篇
五画
正点
(正点:即正点率。是旅客运输部门在执行运输计划时,航班、列车、客轮、客车实际出发时间与计划出发时间的比率,是衡量承运人运输效率和运输质量的重要指标,由于民航运输相对对火车、轮船和汽车运输而言,受到客观条件如天气、空中管制、机械故障等因素影响较大,所以,正点率用于衡量航空公司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正点的火车——一班不脱、准时
正道
(正道:一是指要道;主干道。二是指正路;正确的途径。)
正道不走走邪道——生就的那块料
石桥上
(石桥:用石料建造的桥梁。有石梁桥和石拱桥,历史都很悠久。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石梁桥有洛阳桥和虎渡桥。由于石梁抗弯能力较差,现已只能在人行桥或涵洞中使用。石拱桥不仅在历史上有过辉煌成就,在现代铁路和公路桥上也发挥一定作用。石拱桥的外形美观,养护简便,可以就地取材,特别在石料供应方便、工价低廉的地区,修建跨度不大的石拱桥,是比较经济的。但石拱桥为实体重型结构,跨越能力有限,拱石的开采、加工、砌筑等均不易机械化,需要的劳动力较多,工期较长,使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石桥上走马——无记(迹)认
石桥上跑马——不留痕迹、留不下脚印
石板桥上
石板桥上跑马——不留痕迹
石板路上
(石板路:是指在路基上铺上一层石板的道路.是我国古代高等级的道路。)
石板路上开汽车——不留痕迹
石灰路上
石灰路上散步——白走一趟
石灰船上
石灰船上失火——无救
石灰船被水浇——没有救、冇得救(广东)
石车柱
石车柱戴凉帽——凑人头
龙舟
(龙舟:是做成龙形或刻有龙纹的船只。古代那些有“真龙天子”之称的帝王们,行走水路时一般都要乘龙舟。如“天子乘鸟舟龙舟浮于大沼”(《
穆天子传》),“上御龙舟,幸江都”(《隋书·炀帝纪》)。皇帝乘坐的龙舟,高大宽敞,雄伟奢华,舟上楼阁巍峨,舟身精雕细镂,彩绘金饰,气象非凡。南宋画院待诏李嵩画的“大龙舟”,即是一例。)
龙舟屎塔——又长又臭(广东)
龙舟菩萨──衰神(广州)
龙舟装狗屎——又臭又长
龙舟装狗屎——越长越臭
龙舟棍
龙舟棍──顶衰神(广州)
龙船
(龙船:刻有或画有龙形的大船。即.天子所乘的船。《 元·柯丹丘《题赵子昂诗卷三十韵》:“江 汉 龙船下,东南王气收。” 郭沫若《李白与杜甫·李白在政治活动中的第二次大失败》:“‘龙骧’是西晋龙骧将军王浚,他以晋武帝咸宁五年(279)十一月率龙船下益州 ,大举伐吴。”参阅《晋书·王浚传》。)
龙船过街——华(划)城
龙船对脚桶——唔知输赢(潮州)
龙船装狗屎——又臭又长
龙船装狗屎——越长越臭
龙船上
龙船上装大粪——臭名远扬
龙船上装狗屎——又臭又长
龙船上装狗屎——越长越臭
龙船对脚桶——唔知输赢(广东海丰)
龙骨水车
(龙骨水车:亦称“翻车”、“踏车”、“水车”,省称“龙骨”。一种用于排水灌溉的机械。因为其形状犹如龙骨,故名“龙骨水车”。其结构是以木反为槽,尾部浸入水流中,有小轮轴一。另一端有小轮轴,固定于堤岸的木架上。用时踩动拐木,使大轮轴转动,带动槽内板叶刮水上行,倾灌于地势较高的田中。后世又有利用流水作动力的水转龙骨车,利用牛拉使齿轮转动的牛拉翻车。以及利用风力转动的风转翻车。龙骨水车约始于东汉,三国时发明家
马钧曾予以改进。此后一直在农业上发挥巨大的作用。龙骨水车的称呼来自民间,南宋陆游《春晚即景》:“龙骨车鸣水入塘,雨来犹可望丰穰。”目前见到的史料中,这是最早的出处。北京中国历史博物馆现有根据史书记载,仿制比例1:1的实物模型。)
龙骨水车——心里转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