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深处葡萄甜 | 时间:2018年07月18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
周二,天气晴朗。借用下午的时光,我们准备走大兴街道去看看唐继梅的葡萄园。对于唐继梅的大名,早已如雷贯耳。她的事迹已在苗乡大地广为传播,怀着敬佩的心情,走进雅沙塘,走进唐继梅的葡萄园,一睹葡萄珍珠般的风采。其实每次去铜仁,都要从那里经过,只是不曾停留。或许那些风景和我是那么的遥远,我只是匆匆的过客。相对于人生,我们都是匆匆的过客。
今天,我和胜之主席,驱车前往雅沙塘。雅沙塘是我们苗语说的尖坡。从自己的内心出发,让葡萄的意象碰触我内心的希望。一路上,胜之主席和我摆他在尖坡种茶的过往历史,他对茶情有独钟,他是松桃种茶的前辈,在他的文章中总能寻找到茶的影子。今天,我们却要去采访一个对葡萄情有独钟的人,她就是唐继梅。
当我们到达目的地时,太阳已经偏西,大地被阳光烘烤的余温还未散去。凑巧,主人去大兴办事还未回家。我们下车,放眼望去,尖坡脚下全被葡萄包围着,这就是唐继梅的葡萄园。除了壮观我已经找不到合适的词语,去书写此时此景。借用主人未归的时间,我们走走看看,面对一山凸起的尖坡,行走在山脚下的雅沙塘,我思绪万千。在我的记忆中雅沙塘是一个特殊的地方,在我读小学的时候老师就经常跟我们说这里曾经有一次著名的战役:雅沙塘反伏击战。那是松桃历史的重大事件,话说当时解放军文工团到松桃慰问演出在返回铜仁的时候,受到土匪的袭击。在雅沙塘反伏击战中,有23位同志壮烈牺牲,3位女同志不幸被俘。贵州省军区向铜仁军分区下达紧急命令:务必给土匪以严厉惩罚,救回被掳走的同志。铜仁军分区派出一个营沿湖南阿拉营和铜仁一带,追击土匪七天七夜,军民痛歼顽敌,直捣匪穴,终于救出了被俘的同志。
而现在我又把这样的故事告诉我的学生,让他们永远铭记代代相传。当年的硝烟已经散尽,今天面对绿油油的葡萄园。我们一起铭记那些泉下有知的烈士,他们用自己的生命和鲜血捍卫了未来的幸福,造就天底下朗朗乾坤。今天我重温这样一段鲜为人知的往事,是为了让人们不要忘却曾经的烽火岁月,铭记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一走进唐继梅家的堂屋,我就被一张放大了的照片吸引:照片中有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全国妇联主席沈跃跃和省市领导与唐继梅。当我正对这张照片疑惑的时候,主人唐继梅回来了,她解开了我的疑惑。那是2014年1月8日,这是一个普通的日子,但对于唐继梅来说是一个一生激动的日子。能和国家领导人级别同时出现在一张照片上,对她是鞭策,是鼓励。所以她非常感谢沈跃跃主席的关心。沈跃跃在这次调研中,与她面对面进行了交流,沈跃跃主席对她因地制宜,组建合作社以发展现代生态农业为主体、带动、扶贫贫困村民共同增收致富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特别对她作为一名农村妇女不甘于贫困,她坚信“方法总比困难多”。在向贫困宣战的冲锋中,唐继梅无疑是勇敢的代表。
跨越历史,我们回归现实。我们走进唐继梅的葡萄园。走进葡萄园,就不得不说唐继梅。唐继梅,原来是一名普通的农家妇女,家境贫寒。2003年在大兴镇党委政府的帮助下贷款5000元,修建简易圈舍,买了30头小猪崽精心饲养。在观察到养猪市场的变化,发现周边需要大量肉猪时,她又做起了贩猪生意,很快获得了收益。随后,唐继梅把赚来的钱都投入到了扩大养猪上。可以说唐继梅的起步,是从养猪开始的。她用敏锐的目光洞察一切,她捕捉到了发展的商机,书写了发家致富的壮丽诗篇。
现在让我们一起感悟唐继梅一路走来的艰辛,在艰辛中她一路收获幸福。2004年,她盖了5栋标准化养猪圈舍,购买了种猪,扩大了养殖规模,这是唐继梅在养殖规模扩大后,产生更伟大的规划。从养猪开始,她靠勤劳的双手和自己的聪明的才智,一步步走上了成功的创业之路。这是一个农村妇女的大格局、大手笔、大视野。她用自己的智慧,书写追求幸福的的甜美篇章。生猪养殖成功,她挣到了第一桶金。虽然过程艰辛,可是收获的是满满的幸福,这样的幸福好像山巅上嘹亮的苗歌一样震撼人心,让人心潮澎湃。但一年产生的几万吨猪粪让唐继梅犯了愁,既污染环境,又难以处理,如何变废为宝?这是她思考的问题,也是她的亮丽转身。通过外出考察,唐继梅决定种养结合,以短养长,优势互补,打造循环农业新亮点。为把猪厂的粪便处理好,唐继梅专门租了100亩土地种上葡萄,用沼渣沼叶和养猪场的粪便改造土壤结构,在这片土地上,她种出了外表美观、口感香甜的无公害葡萄,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这片土地就是今天雅沙塘葡萄园的前身。目前已经达175亩,已经挂果收获的有100亩,而此时我们正在行走,阳光好像微笑般温暖,我在夏风中仿佛听到一支支苗歌飞向山岭,讴歌伟大的人们在脱贫攻坚书写豪迈诗行,讴歌葡萄的甜美。
为把葡萄园打造成现代循环农业新亮点,唐继梅筹资40万元,严格按照无公害生态葡萄园的技术要求,购置了标准化的水泥桩、铁丝、钢丝等物资,还邀请农业专家到现场指导,全面实行栽植品种优良化、棚架搭建标准化、果园管理科学化、出产水果无害化的“四化”标准建设。走着走着,我们走进了葡萄园的深处。我看见一片片葡萄叶子,在夏风中舞蹈。那些微笑的葡萄,正在成长。那是生活的希望,那是对明天的向往,那是生活的寄托。
听唐继梅说,就葡萄园一项那些出租土地,每亩每年六百元,而且每年每亩以30元的速度递增,那么每年土地租金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同时针对那些土地入股的农民来说是一种创收,葡萄园都请人干活,男工每天200元,女工每天60元。这样每年大概要付工钱40多万左右,每亩葡萄要收5到6千斤,100亩的收入也有80多万元。这样一算她的葡萄收入一年也有30到40万,这到农村也是富裕人家的收入了。
“帮助贫困户脱贫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这是唐继梅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她也是这样做的,今年她帮助4户贫困户脱贫,年初她给每家送去5头猪仔,让贫困户自己饲养,还送他们每家200株葡萄大苗。这或许是她明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道理。这是一个共产党员铮铮誓言,在简简单单的话语中我们感受这个伟大的时代,共产党员的胸怀和担当。为了带动大家共同致富,同时也为形成集群优势,抵御市场风险,唐继梅把周围零散养殖户集中起来,成立继梅养殖专业合作社,合作社向广大农户和社员提供种猪、饲料、技术、生猪营销等服务。这样的创举,是这样的美好时代才能拥有的良好环境,岁月在不断翻新,时光在轮回。在红旗飘飘中,一切美好属于那些敢想敢拼的人们,而唐继梅则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她用自己的青春年华书写一个共产党员的精彩华章。今天我们的行走,是为了书写一段关于唐继梅的文章,还不如说,今天我们的行走是为了见证一个人书写的传奇。
多年来,继梅养殖专业合作社共垫资100多万元,有针对性地做好服务工作,鼓励缺少资金技术的、有资金技术没场地的、上年亏本不想再养的对象继续发展。请来农牧科技高级兽医师、畜牧师等专家到合作社举办专业培训。发放养殖、种植技术宣传资料,并选派社员到铜仁、贵阳等地学习技术。此外,通过互联网等使养殖户在养殖、销售方面也真正得到实惠,带动周边多户村民增收致富。为此继梅养殖专业合作社获铜仁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贵州省省级扶贫龙头企业;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称号。合作社的成功经验,已成为全省和湘、黔边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样板和示范,唐继梅本人也多次荣获省、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第五届创业之星”等荣誉称号,还被选为市、县、镇三级人大代表。面对这样殊荣,唐继梅只是淡淡一笑,这些只是属于过去,未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坚信唐继梅会走得更远。
八月是葡萄成熟的时刻,也是丰收的时刻。到那是时,我想唐继梅又该繁忙了,络绎不绝的人们或许是葡萄园最美丽的风景,我们拭目以待。
正当我陶醉在无限遐想中的时候,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在夏风中葡萄叶子正频频向我们招手,似乎在暗示:时间不早了,该打道回府了!夕阳西下,我们婉言谢绝了主人的挽留,在万家灯火的目送下,依依不舍地离开了雅沙塘,离开这片热土,告别唐继梅,告别那片深情的葡萄园。
一路上我在默默地为唐继梅祝福,祝愿她和她的葡萄及早冲出重重叠叠的大山,走出苗乡,让葡萄的甜美去续写壮美的诗篇。(盘信镇 龙正舟)
| (作者:龙正舟 编辑:stwsl)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