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今日要闻 五县五化 县内动态 民情通道 言论荟萃
领导要闻 公告公示 党政在线 专题版区 外媒看松桃
便民信息 求职信息 企业招聘 便民查 询
供求信息 商家展厅 楼市信息 家居 家装
人文松桃 苗乡文化 松桃旅游 特色美食
光影松桃 城市风景 社会纪实 松桃网评
投稿信箱:stwbjb@163.com  联系电话:0856-2323055  QQ:491069448  QQ群:156155093  微信 号:stw085699888 松桃网站办公地址:松桃苗族自治县行政中心三楼
 
 您当前位置:松桃网 >> 文化旅游 >> 苗乡文化 >> 散文长廊 >> 浏览文章
与之故乡的谈话
时间:2018年05月24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
  
  我的故乡,是纵横在480公里的武陵山脉的主峰梵净山下——松桃县沙坝河乡。我很荣幸出生在蒸蒸日上,与时俱进的祖国,从我呱呱落地到咿呀学语,就和故乡绿荫的山水,淳朴的乡邻相依相存。后来在长大的时候,故乡在我的心中,她和我如影相随,我走,故乡也走,我停,故乡也停。而懵懂的童年,不懂得故乡是什么意义,只晓得父亲母亲、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孃孃姐姐,以及婶娘有好吃的不给我就回家哭鼻子。和玩伴玩游戏,捉迷藏才真真正正的快乐。那时候,偶尔添件新衣服,过年放花炮,就在山路上唱啊闹的,直闹得山沟里到处是回音。青年时,学业无成,外出打工,寂寞了,与时间对语,与陌生谈话,与无奈交流。望望脚下的土地,看看天空的白云,面对林业的高楼,和路上川流不息的车辆,才知道思念是故乡。
  
  奶奶和月亮
  
  我爱奶奶,奶奶也爱我。我爱奶奶的原因有三点,一是她有许多童趣的故事讲给我听,二是我打个喷嚏她就乖啊孙的,说是怎么、怎么了的?三是我捣蛋被母亲揍了,她的胸膛是我“避难”的“教堂”。总之,我要天上的星星,她不能给月亮。而奶奶爱我呢,我就不知所其然了。我想,奶奶对我的亲近,不是因为祖孙的关系,她本身就是一座饱经风霜的山,是天空那轮如水的月光,沐浴着我快乐的童年。
  
  可是,奶奶在我十岁的时候就离世了,虽然三十多年过去了,每当明月升起,悬挂在故乡的夜空,我就看见了她亲切的微笑,总感觉她还在我的身边。
  
  奶奶在我清晰的记忆里是高大,爱笑,做事洒脱,和睦乡邻,上工时在生产队里争工分,是个十足的女汉子,犁田插秧,收谷种麦,从不落队,晚上回在家里是操持家务的能手,煮饭,喂猪,纳鞋底,样样干净利索、井井有条。
  
  在我七岁,八岁,九岁这三年里,是奶奶织布最多的时间,没有月光的晚上,我守在她身旁给她拔桐油灯,手上的梭子在线上来往穿梭,如田里游走的泥鳅。如果月光皎洁,就把布机搬到坝子上,那轮明月啊,如一盏明亮的灯,照着她银白的发丝,缕缕扣紧她的梦——这个家的幸福生活。
  
  奶奶一边织布,一边给我唱《十姐绣花红》:
  
  “大姐绣红,绣个两条龙,绣一个薛仁贵,跨海去征东;二姐绣花高,绣个青龙刀,绣一个关羽长,华容拦曹操……”那个午夜的坝子只有咱们祖孙俩,父亲母亲,爷爷,叔叔,他们早已休息了,甚至整个寨子都在睡眠中,只有奶奶的歌声和我是属于初夏的夜。歌声在院子里回旋,或许,梁上的燕子听见,身边的黄狗听见,在清风中抖动的树叶听见,空中飞过的夜鸭听见,这个寨子的山峰听得见。
  
  这歌声是给我的成长,也是奶奶给我解答那些英雄人物丰碑长存的功课。好故事,好歌声,就像皎洁的明月,清澈,明亮。
  
  奶奶,真好听,再唱一个好吗?
  
  “好啊!”奶奶看看天空的月亮,说:“反正还早,就再唱个《三十二块牌》”吧,奶奶站起身来,摸着我的脸蛋,说,“莫急,先吃点东西”,转身走在石阶上,那高大的身影在月光中拉得老长,如屋边那条长长的小溪。她从碗柜里取出我爱吃的麦荞粑,她自己只喝了口姜汤,清了清嗓子轻轻唱到:
  
  “天牌出来天门阵,天牌里头有人阵,打开天门杨宗保,宗保不离穆桂英……”我在奶奶的怀里睡着了,醒来时,太阳照在我的床上,暧暧的,很舒服。
  
  现在想起来,那时候躺在奶奶的怀里撒娇,嘴里含着她那干瘪下垂的奶头入睡,她的心跳,一直还在我步入中年的耳膜里,静静聆听,似乎是故乡的天籁。
  
  母亲和生命
  
  在一个生活的地方,然而,这个地方便是生活中的母亲。只有在她温馨的胸襟里才得以生存。发现,唯美,创新;只有在她阳光般的微笑里才得以阔步,飞翔,圆梦。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乡,纵使你走得太远。每当夕阳西下,无论是身在霓虹闪烁的城市,或者是青幽寂静的乡下,能够栖息的地方,便是故乡。
  
  在娘胎里,母亲是故乡。母亲在哪,家就在哪。她每走一步,牵动着心跳的是讲不完爱的千言万语。母亲爱儿女,儿女依赖母亲,也就是从那时开始。
  
  母亲是生命里的一条溪。一辈子都在为自己的儿女不屈不挠而清澈地流淌,浇灌期盼的生命能健康成长,洗去尘埃,洗去污垢,洗去忧伤。
  
  母亲是生命里的一朵花。每一个季节都在开放,用不同灿烂芬芳的力量孕育果子的成长,纵使风雨交加,闪电雷鸣,不惊骇,不悲痛,不抱怨,不守缺,从从容容把自己毕生的容颜奉献给初露的结晶,一路用深爱的方式来对语,从青涩到成熟的芳华。
  
  母亲是生命里的一座山。山中的醴泉,树上的鸟儿,田间的蛙声,庄稼出土的生长,都在母亲劳动的身影里打破山野的寂静。学会走路的孩子,讲不出山的壮美,只是用稚嫩的心声与花儿一样绽放的清香,围绕在母亲的身旁……
  
  父亲和房子
  
  父亲建的房子,是70年代初用沙坝河乡的树组合起的。沙坝河乡的山有多苍翠,房子在山中就有多古色古香。格子眼的窗子方方正正的,正如一行行方块的文字,整齐的屋檐如锄上的田埂,梁上的图画如栩栩如生的凤凰。屋上的瓦,是泥腥味的土做成拱形,再到火窑里用烈火烧成,盖在棱子的船皮上,拒绝风霜雪雨。
  
  建立的房子,在墨线的标准里,每一根柱子和棱子都是必选可用的材料,刨,凿,劈,砍,挖,每一道工序都有父亲呕心沥血的设计。这是父亲的风骨,艺术的风范,岁月里温馨,是雨后见到晴天的蔚蓝。
  
  房子,是爱的起程,是情的回归。从这屋里走出去,有母亲的挥手;从外面归来,有亲人摆酒洗尘。父亲和房子是阖家幸福的摇篮,是白天路途中思念的亲情、生命的里程碑、夜间的灯塔。房子,是故乡的心灵,漂泊的港湾,心中的对话。
  
  每次摸着过去了几十年的柱子和板壁,就仿佛摸到了父亲的肋骨、脊梁和肌肤,摸到了那慈祥般的脸,以及他那一双皲裂的手。
  
  父亲一米七二的个子,一直是我心中那棵茂盛、遮风挡雨的树。他有奶奶遗传的风骨:为人和善,采药济世,不图回报,胸怀与青山绿水的风格同在。他建的房子,白天装着的是整个山野的芬芳和歌声,夜间装着的是整个天际的繁星和明月,也装着我的小说,散文,诗歌,梦想。
  
  父亲生前一直在为我们一家子的幸福而劳累奔波,他流下六十四年的汗水足以流成我心中的海,他一生的坚强是我今生的楷模,他把风里来,雨里去的饱经风霜,用微笑化着一艘和蔼可亲的船,我在船上自由航行,每当在回家的时候,他的身躯是一道坚固的堤岸,更是一道没有消逝的风景,看不完,也赏不够。
  
  每每听到别人喊爹的时候,我总是想起自己的父亲,总是情不自禁的朝着东南方向,那座青幽的山坳望几眼,心里默默地说:爹,我想你了,如果你还在,那该多好!
  
  诗人曾南雨说:“那个埋着父亲的地方,我叫它故乡!”
  
  有美好的故乡,就有诗和远方,有如意的家,就有美好的未来。
  
  铁路和歌声
  
  铁路是家乡的一道风景线,两条纤细而坚硬的钢轨在崇山峻岭间连着春夏秋冬,连着旷野梯田,连着百姓村庄。火车的汽笛声嘹亮有力而远,在奔驰的劲风中飘向空中,越过山顶,带着林间的翠绿和清香的花瓣,旋律般的,一阵阵的,一阵阵的,又轻轻地,跳动在村舍的凉台,和堂屋间奏起一曲曲最美的音乐。
  
  哦!这是给人间的大爱,这是给人们的奉献。
  
  在逗留的地方是一个驿站,是爱与情的交接,是火车与月台的对话。从远方来,又到远方去,中间传播的是那流动的电波在解开旅途的密码。
  
  人来人往,万物纷尘。目光流逝在风花雪月中越过车轮的痕迹,超过悲欢离合,越过阴晴圆缺,最终心在咫尺,把月台当镜子,看山巅水崖,白云叠飞,一次又一次喊着故乡的地名,喊着久违的名字。
  
  在车窗里对外眺望,最熟悉的脸颊烙印不起两眼递送的秋波,只有车轮滚滚送走岁月的代言。怀着梦想,把铁路当着一双飞翔的翅膀,飞过屋脊,在大地上用肺腑的声音穿透沟壑,与流水混合在峭壁的罅缝间生生不息。
  
  这是一种机缘的交流,也是一种情感的相遇。
  
  在一个初冬交接的晚上,你回来了,带着他乡的特产,在儿时游戏的沙堆上,我们燃起篝火,一边分享你收获的喜悦,一边唱着歌,跳着舞,但也讲着理想和未来……直到你母亲喊你回家时,你才方休。你跟着你母亲走时,可在那一瞬间,你回过头来,我看见你的柳眉皱了一下,微微翘动的嘴角,似乎欲言又止。
  
  有一天,我突然收到你没有署名地址的来信,你说你已回到将终身归宿的北方,但你信中没有告诉我你是在城市或者乡下。你只说,你在娘家只住半个月的时间,这半个月对于同窗好友和生你、养你二十二年的故乡来说很短,短得像一寸长光阴,但在遥思婆家、念子的那一方土地,又觉得很长,长得像半个世纪。
  
  信中的结尾你让我铭记于心,你说:“冰雪兄!自我嫁给自己喜爱的人,虽然路程远些,但娘家的天空,也是夫家的天空,娘家的土地,也是夫家的土地。每当逢年过节,思念娘亲的情线是铁路,它是牵动母女之间各在一方的心弦,铿锵的铁轮是我收藏于心的歌。自从离开兄弟姐妹们,我把沙坝小站当着一枚徽章,永恒的别在胸前,这样,时时会触摸得到故乡的温存,和曾经赐给的爱……”
  
  你没有讲完的话,或许是留给你的夫婿。俗话说,“女婿半边子”嘛,留给你的夫婿讲也是一样的,你在下一次携夫回娘家的时候,他再补上,作为完整的语言与之故乡的谈话。
(作者:冰雪 编辑:stwsl)
相 关
信 息
  • 松桃县委中心组召开2018年第十次集中学习会2018.05.21
  • 省市脱贫攻坚惠民政策汇编2017.12.13
  • 妙隘乡:进村入户开展易地扶贫搬迁宣传动员工作2018.05.24
  • 与之故乡的谈话2018.05.24
  • 龙群跃率团赴南宁长沙汕头等地招商考察2018.05.24
  • 松桃安全生产风险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信息系统应用培训班开班2018.05.24
  • 网友评论:
     以下是对 [与之故乡的谈话] 的评论,总共:0条评论

    • 松桃·载歌载舞欢庆苗族“四月八”
    • “万步有约 健走苗乡”健走活动花
    • 春色油菜“蝶”纷飞
    • 【行摄苗乡】冬日石林景如画
    • 【行摄苗乡】桃源盛景
     
    【中国组织人事报】
    【贵州日报】唱一曲激越的大地飞歌
    松桃收听收看贵州省2017年脱贫攻坚秋季攻势
    响水云梯,恍如梦境的苗岭古道
    松桃招商宣传
    “锰都”松桃:锰业困与变
    苗乡姑娘荣获国际大奖
    【贵州日报】强基础 兴产业挪穷窝 施保障
    【贵州日报】松桃县强力推进全县城镇化建设
    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委中心组专题学习新修订
     
    首届松桃摄影艺术作品展【一】
    听风的声音
    百龙新春闹古镇
    松桃•孟溪镇黑木耳种植基地掠影
    苗族“小夜莺”
    【行摄苗乡】松桃公路展新颜
    【行摄苗乡】最美乡村路
    【行摄苗乡】甘溪社区红石头河风景如画
    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关于我们  |  服务条款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式  |  投稿须知
    主办: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委 松桃苗族自治县人民政府   承办:中共松桃苗族自治县委宣传部   中文域名:松桃网站.公益
    Copyri 2011-2017 www.jadestarcorp.com All Rirghts Reserved 松桃网 版权所有
    QQ:491069448 qq群:156155093 微信号:stw085699888 地址:贵州省松桃苗族自治县行政 中心三楼
    黔ICP备13004354号-1   技术支持:松桃网站   

    公网安备 52062802000101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