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约评论员 戴其晓
民生连着民心,民心凝聚民力。抓好民生工作,必须树立长远眼光,用心用情用力,贵在办实,重在实效。一切从民生出发,一切向着民生迈进,真心实意地为群众做好事、谋幸福。民生实事才能真正惠民,赢得民心。
“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这是老百姓朴素的民生愿望,也是各级政府努力的方向。经济发展了,更要民生优先。民生的温度取决于落实的力度,改善民生是老百姓最能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无论是教育医疗、交通出行,还是危房改造、就业养老,每一件实事既聚焦了发展热点,也回应了群众关切。一件一件抓落实,一项一项见成效。民生实事办得好不好,群众认可不认可是关键。做好雪中送碳之事,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始终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民生实事办到事事顺民意、件件合民心。老百姓日子会过得越来越好,烦心事恼心事也越来越少。哪里在民生工作效益最大,哪里群众的满意度就最高。
“关注民生、重视民生、改善民生”贵在落实。始终彰显民本“大气”情怀,在干好干成中体现尽力而为,在科学推进中量力而行。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沉下心来,扑下身板,进一步深化调研,办几件让人民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把握一个快字,不等不拖,立说立行。做到一诺千金,说到尽量做到,方能取信于民、赢得民心。在民生实事实施过程中,从实际出发,真正把精力用在抓推进上,把功夫使在抓落实上。难免会碰到这样那样的困难,敢于啃下硬骨头,破解难题,主动担责、敢于作为。增强大局意识,以高度负责的态度,时刻把人民群众的安危冷暖放在心上,真正做到群众最需要的实事上。办民生实事,根本问题是要体现在“实”字上,“实”不是一个虚伪空洞的口号,一定要把群众共同关心的事办好办实办长远。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改善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民生实事”乃是“民心工程”,是一项长期的、艰苦的、常规的永续工程,没有终点,永远在路上,然有很多短板亟待补齐。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根本目标,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民生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和经济问题,也是一个政治问题。在新的时期,加强和保障民生需要更加注重回应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只要关乎民情、民意、民心,必要有回应、抓落实、见成效。守住底线、突出重点,群众的呼声是我们行动的方向,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最关乎百姓福祉的突出问题,让发展成果惠及更多群众。想到发展上,帮到点子上,做到长远可持续,重在胸有谋划。站在全局的高度,站在长远的高度,广开言路、倾听民意、集中民智,把群众智慧上升为执政理念。哪些事是群众最关心的,最需要解决的?办好民生实事,群众是受益者,不但要有知情权、参与权,还应有监督权。
民生实事,事关民众福祉。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只有解决好民生问题,改革才能凝心聚力,发展才能后劲无穷。找准民众心声的最大交汇点、利益整合的最大公约数,理应从“政府配餐”向“群众点菜”转变,由“为民作主”向“由民作主”转变,让民生支出从“舍得花”走向“花得好”。民生实事,一枝一叶总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