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穗金黄,丹桂飘香,又到了金秋收获季节。10月27日,苗族同胞为庆祝又一个丰收年,充分展示村民丰收的喜悦,在盘石镇当造村举行苗族传统节日——捕捞文化节,活动期间,贵州松桃、湖南凤凰和花垣等地千余名村民同时下水捕鱼,活动壮观,现场热闹非凡,吸引不数旅客驻足观看。
捕捞文化节是当地苗族的一种传统节日,在每年的重阳节前夕举行,节日来源于有两种说法,其一为相传于一个传说,当地村民认为每年的丰收和幸福的生活是传说中的“阿种”变成了龙后赐予的,在每年秋收的时候,村民都会拿着鱼筛、箩筻、簸箕等,到塘里来捞鱼“捞福”,将风调雨顺,五谷丰收,幸福安康带回家;其二为在旧社会时秋收结束,当地村民为庆祝丰收、祈求来年风调雨顺,到塘头捞鱼喻为“年年有余”。
“捕捞是传统的习俗,就是一种旅游资源,虽然承包了,景区正需要这样的文化来盘活,让村民免费捕捞三天,即是再现原始生态捕捞习俗文化,也是回馈村民的一种方式。”贵州松桃腊尔山旅游开发公司负责人龙正书告诉笔者。
活动现场,千余名群众拿着鸡笼、鱼筛、箩筻排成一条第线,在池塘中来回捕捞,水花四溅,不时又发出一阵又一阵的吆喝声,现场气氛十分热闹。
“能拍到如此规模庞大、原生态的捕捞场面的摄影作品,真的是太高兴了。”中国摄影家协会罗登权回放照相机里的图片说。
在岸边等待买鱼的游客见到村民捉鱼上岸都挣着购买,“这塘里的鱼肉紧,用油炸不会乱,吃起来香,在城里很难吃上,听到这里举行捕捞节,今天特意过来购买。”一位来自湘西不愿说出自己姓名的游客很开心地说。
重阳节那天,困难村民张天进手气还算不错,他捕捉了三条大鱼,一共足足有25斤,一家四口人用不完,他将另外两条以每条200元卖给了当天的游客。
“今天又得玩,又得钱,真的是很好,希望家乡的旅游业今后一年更比一年好,带动像我这样的贫困村民早日实现致富奔小康。”张天进说。
近年来,该村制订了网鱼、严禁毒鱼、电鱼、炸鱼等一系列保护措施,加强对自然塘的周边的林木、水质、水生物的保护措施,野生鲶鱼、鲤鱼、虾、蚌壳等水生物逐年增多。2016年,贵州松桃腊尔山旅游开发公司在村开发万亩红枫林和红石林景区,发展旅游业。同时,该村每年传统捕捞活动将开发成旅游景区一年一度的“捕捞文化节”继续传承和弘扬。(龙元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