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觉的传说 | 时间:2017年09月27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
据史料记载,地处松桃县西南部,梵净山东麓的普觉镇,在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为四十八溪军屯地。清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设四十八溪汛。1914年置四十八溪分县,为治所。1932年置普觉镇,1942年改为乡。1958年建普觉公社,1984年复置镇。
相传,普觉之地名,最初不叫“普觉”,而叫“堡脚”。传说在明洪武年间,因黔东一带,即九溪十八硐蛮王田先御串联小蛮王造反作乱,于是明朝皇帝朱元璋便下令派数十万官兵前往黔东一带平叛,此后随军将士并住下来开阔了长冲三岔(今普觉、半坡、邓堡)四十八旗。同时,还在此修筑了城堡。
到了明朝嘉靖年间,因普觉是长冲三岔之中心要地,所以每次文武官员商量要事都是在此举行,每当他们议事结束以后,有的文武官员由于路途遥远,回不了,只能在此歇脚不走了,便住宿下来,再加上是住在城堡里。由于时间长了,便得“堡脚”这一地名之称呼。
清朝年间,伴随着梵净山佛教事业的不断兴盛,故各地的香客都因此慕名而来。就这样,不但本地香客常年上山朝圣,就连湖南、湖北、四川等周边一带香客也不断前往梵净山朝圣。因路途遥远,但凡外地来的香客,上山之前,都要在寨英、普觉一带住宿一晚上,以便第二天一早上山。
据说有一年秋天,有一湖南道人前来梵净山朝圣,达到普觉时,虽还未过晌午,但道人毫无上山之打算,于是在此找了一个客栈住了下来。吃过晚饭以后,道人独自一人上街散步,一边走,一边琢磨着,此地为何叫“堡脚”,总觉得这个地名有点俗气,再加上城堡外都是很宽的田坝,取“堡脚”之地名未免有点小气了。
走着走着,道人来到一街道老宅前,便上前询问此宅街民,“大哥,你们‘堡脚’这个地名,我觉得意思太窄小了,一点不大气,怎么不改一下呢?”街民答道:“我们是小民,做不了主,不过我可以去问问街长,看他是什么意思。”街民来到街长家后,便把道人的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街长。街长听了以后,倒觉得有几分道理,于是便派街民去把道人请来。道人来到街长家后,街长很是热情,便吩咐下人立马上茶。几句寒暄之后,街长便问道人,“道长,请问您是是哪里人士。”道人说:“我是湖南岳阳人,此次前来梵净山朝圣,路过贵地,并在此留宿,还望街长多多包涵。”街长又问,“道长,刚才听我的街民讲,你说我们‘堡脚’地名这俩字不好,是怎么回事?道长有何高见,敬请指教。”道人答道:“街长呀,‘堡脚’这俩字的意思我觉得太窄了,看不远,更不要说有什么发展了。你看这个‘堡’字,就是指人一天坐在这城堡里而受到限制。‘脚’字,指一天只能看到脚下一小点东西,看不远,这怎么发展得了呢?”
这时道人接着又说,“有何高见不敢当,以小人之见,地名的读音不变,把‘堡脚’二字改成‘普觉’如何?你看‘普’字,多好呀!他宽宏大众,不是小众人,而是大众人。‘觉’字更好,大家共同觉醒,普遍觉悟,看得高,望得远。”
街长听后,拍手称赞,连声叫到,“好!好!改得好!”于是立马派下人备上酒菜,热情款待了这位道长,并请道人亲笔写下“普觉”二字。
后来街长把“普觉”俩字用金粉染上,还特别请了工匠将“普觉”做成牌坊立在街头。只可惜后来因匪患猖獗,此牌坊被匪所烧,故而“普觉”二字之牌坊难以恢复。(罗时顺)
| (作者:罗时顺 编辑:stwsl)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