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新时期的持久战 | 时间:2017年09月11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 扶贫工作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党政机关定点扶贫是我国扶贫开发战略部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新阶段扶贫开发的一项重大举措,对推动贫困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对脱贫攻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批示指示,形成了新时期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充分体现了博大深厚的为民情怀和责任担当,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根本遵循。
要充分认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艰巨性,把握好脱贫攻坚正确方向,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强化领导责任、强化资金投入、强化部门协同、强化东西协作、强化社会合力、强化基层活力、强化任务落实,集中力量攻坚克难,更好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这些重要论述的思想性、指导性都很强,要求明确,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进一步向党中央看齐、向习近平总书记看齐,沿着正确的方向路径真刀真枪地干、满怀感情地抓,确保每一年的攻坚战都决战决胜。
扶贫工作贵在坚持,这项工作光荣而艰巨,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项工作光荣而艰巨,我们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引用毛主席《论持久战》里的经典语录“我们要准备付给较长的时间,要熬得过这段艰难的路程”。我国在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内还是一个发展中的国家,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生产方式、提升发展质量的任务,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提高扶贫质量、增加贫困人群的造血功能,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对此必须有深刻的认识。
精准扶贫,归根到底靠的是内生动力。通过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村情民意,结合扶贫户的具体情况,进一步理清帮扶思路,按照“扶资与扶志、输血与造血、治标与治本相结合”的原则,发挥扶贫对象的主动性,挖掘贫困地区的潜能和优势,提高自我发展能力,从根本上解决贫困地区后续发展问题。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精准细致地制定扶贫措施,做到“一村一策”、“一户一法”。要改革专项扶贫资金管理机制,准确投放扶贫项目资金,提高资金使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把有限的经费用在刀刃上。要把扶贫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统筹考虑,长远谋划,按照“工作到村、扶贫到户、扶持到人”的思路,综合运用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大力指导、协调和帮助帮扶对象找准产业、落实项目,不断提高贫困地区的自我发展能力。要改善贫困农民居住条件;抓好特色产业扶贫,奠定农民增收基础;抓好到户到人工作,让扶贫政策惠及更多困难群众;抓好社会扶贫力量,巩固大扶贫工作格局。扶贫工作从“大水漫灌”过渡到了“精准滴注”,这无疑是一项艰巨而细致的工作,只有各方共同努力,才能将这场“脱贫攻坚”的持久战打得“漂亮”。
| (作者:黄鑫 编辑:stwlxz)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