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监管是防范地方债务危机的预防针 | 时间:2017年08月04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 金融监管是防范地方债务危机的预防针
全国金融工作会议14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北京7月15日电)
这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是在党的十九大前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习近平强调,要加强金融监管协调、补齐监管短板。设立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强化人民银行宏观审慎管理和系统性风险防范职责,落实金融监管部门监管职责,并强化监管问责。
在此次金融会议中,习近平谈到防控金融风险时首次提到地方债终身责任制。开启终身问责制,将代表未来官员即使退休也要承担相关责任,这就断决了地方官员的政绩工程后路。上世纪90年代后,我国地方政府违规举债、过度举债的情况一度比较严重,自2015年起实施的新《预算法》建立起规范的举债融资机制后,地方政府举债融资在规范化上取得明显成效,债务风险总体可控。不过仍存在一些官员为了追求政绩而违法违规举债、变相举债,试图通过各种手段开展“灰色”融资,造成地方政府债务规模的快速增长,而且其债务资金来源隐蔽,如果任由其发展,有可能导致地方债务规模失控,容易引发区域性系统性风险。根据国家统计局GDP数据计算,目前加上纳入预算的10.66万亿元中央政府债务,我国政府债务的负债率为38.9%,低于欧盟60%的警戒线,也低于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水平。15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分组审议《国务院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工作情况的报告》中,不少委员提及100多个市本级、400多个县级的债务率超过100%,地方债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大挑战,如若地方政府债务急剧累积和超常增长,且当地方政府长时间内不能归还债务甚至选择赖账不还时,是会导致整个社会信用关系扭曲,在一定程度上会恶化社会信用,对整个社会诚信体系容易造成巨大伤害,从而影响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央设立了“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是在“一行三会”之上成立了一个更高层次的监管协调机构,进行各部门之间的监管统筹,“金稳会”的成立,显然是开启了问责常态化,监管力度空前,效遏制违法违规举债,对所有涉及政府举债融资项目和政府购买服务事项进行清理,对违法违规行为全面整改。
2017年上半年,我国经济形势取得稳中向好的成绩,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的一系列重要举措指明我国对于金融安全,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预示我国经济将继续创新和完善金融调控,促进经济和金融良性循环、健康发展,中国经济将继续稳步向前。
| (作者:陆显玥 编辑:stwlxz)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