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路镇“334”模式发展羊肚菌产业 | 时间:2017年12月10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
大路镇在脱贫攻坚秋季攻势中,围绕园区做文章,立足产业抓脱贫,按照“政府主推、村级主帮、企业主扶、农户参与”的思路,在市级扶贫农业示范园区积极探索“三战、三导、四定”的“334”模式发展羊肚菌产业。
“三战”保障发展进度。一是领导督战。为有效推动羊肚菌产业发展,成立了以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站所负责人和相关村干部为成员的大路镇“羊肚菌”产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实行日调度制,党政主要领导坚持每天深入羊肚菌基地进行现场调度,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困难问题,由于领导有力,督战有效,未发生任何矛盾纠纷,保证了羊肚菌产业的顺利推进。二是挂图作战。在羊肚菌产业发展过程中,该镇制定了详细的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羊肚菌产业发展基地所需的100亩土地在3天时间内快速全部完成流转,羊肚菌基地建设以来,共组织劳动力300余人次参与羊肚菌产业发展。三是问责决战。按照《松桃苗族自治县财政扶贫资金项目管理暂行办法》的要求,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执行项目公示公告制、参与式扶贫制、标示标牌制、大宗物资采购招投标制、工程质量监理制、评估验收制、档案资料建立健全制等制度,实行项目中期绩效评估和后期竣工自查验收,把绩效考评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中,并及时兑现奖惩。
“三导”保障发展质量。一是调研指导。为打好“产业扶贫”硬仗,该镇成立了由党委、人大、政府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三个调研组,分赴14个村采取实地查看、走访座谈等方式开展调研,摸清了全镇各村的基本情况、资源禀赋、发展意愿等,根据全镇气候、土壤、水文等自然条件,在充分考虑资金、技术、市场等要素的前提下,经镇党委会研究,确定在该镇市级扶贫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核心区集中发展羊肚菌产业。二是培训辅导。明确镇农业服务中心产业发展经验丰富的老同志牵头具体负责羊肚菌产业发展的培训辅导17场2000余人次,并抽调6名优秀年轻同志协助工作,同时邀请铜仁食之源菌业有限公司技术人员深入实地辅导近20场次,保证了羊肚菌产业发展的技术标准严格落实到山头地块。三是宣传引导。不断加大宣传力度,引导广大贫困户积极参与到发展羊肚菌产业中来。目前,在合作社统一发展100亩的基础上,带动长征、沿坪、寨冠、大湾等4个村574户2395人,不等不靠不要,自行筹资80多万元发展羊肚菌100亩。
“四定”保障发展效果。一是发展路子定法。该镇在羊肚菌产业发展中积极探索“公司+合作社+基地+贫困户”的发展模式,成立惠民种养殖专业合作社通过与铜仁食之源菌业有限公司合作,建立100亩的羊肚菌产业示范基地,项目总投资100万元,其中申请财政扶贫资金66万元、铜仁食之源菌业有限公司入股资金34万元,全镇14个村的3204名在档贫困人口全部参与羊肚菌项目发展。二是收益分配定股。根据该镇贫困面广、贫困人口多、产业发展滞后的实际情况,为消除集体经济“空壳村”,帮助贫困户增收致富,建立了“325”收益分配制度,30%的纯收益归项目实施公司所有,20%的纯收益作为全镇10个贫困村的村级集体经济积累,50%的纯收益由全镇贫困户共享。贫困户综合务工收入和分红收入人均增收在1000元以上。三是财务管理定人。在专业合作社设立理事会、监事会,理事会和监事会由社员大会选举产生,每届任期2年,可连选连任。理事会设理事长1名,理事会主要负责羊肚菌的生产、管理和销售,监事会设监事长1名,主要负责监督理事会开展工作,并对合作社资金使用情况进行监管。制定合作社管理章程,保障理事会和监事会各司其职、各尽其责,推动项目稳步运行、稳定发展,群众稳步增收。四是产品销售定单。与铜仁食之源菌业有限公司签订合同,实行订单生产、保底回收,切实消除了贫困户发展产业愁资金、愁技术、愁价格、愁销路的“四愁”问题。100亩羊肚菌,以每亩产干菌50斤、每斤800元订单销售,总产值可达400万元,除去人工费、土地流转费及其他经营支出100万元,每年至少可盈利300万元。(县委办 刘振斌)
| (作者:刘振斌 编辑:stwsl)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