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日报新闻 时间: 2016年12月27日 来源: 贵州日报 作者:谌思宇
12月13日,摩托车驶过漫长曲折的山路,在一片茂密的松树林下车后,又穿过一条条隐蔽的林间小道,走过一道道狭窄的田坎,记者终于来到松桃自治县九江街道办事处小桂寅村白腊坪组。
在一间破旧的木房里,76岁的老人胡老元正在柴火堆旁取暖,她不停地用烧火棍往火堆里添柴,试图将火烧到最旺,火光将她布满皱褶的脸照得通红。
“主任,我们什么时候搬到县城去,还等着到新家过年哩。”见九江街道办事处主任张文飞来访,老人最关心搬迁。
“我今天专门来通知你做好准备,年前搬。”张文飞乐呵呵地说。
“准备好啦,衣服全部洗干净了。”胡老元指着挂在门口晾干的衣服说,她和老伴十几年没下山了,早想看看县城变成啥样了。
白腊坪组多为胡姓,以前有40多户人家,能谋出路的都搬走了,只有9户人眼巴巴地苦熬。
随着贵州易地扶贫搬迁工程的启动,松桃县将白腊坪组9户人家列为整组搬迁对象,迁至县城九龙湖安置点。然而搬迁在即,村民们却是顾虑重重。
“小儿子生病,我们二老也是小病不断,进城后生活和药钱啷个办哟。”即将搬迁的胡老元忧虑地说。
张文飞宽慰她:“老人家尽管放心,进城后,国家继续保障你们的低保、医保和社保,并发放高龄补贴。同时将你们老家的宅基地、林地和承包地统一流转发展种养业,有分红和流转金呢。”
“那我们年轻人好找事做吗?”村民胡正告插嘴问。张文飞说,进城后,县里将安排搬迁户到工业园区和九龙湖景区就业。
“那就尽快搬吧,挪出穷窝进县城,欢欢喜喜好过年。”顾虑打消,村民们露出了满意的笑容。
白腊坪组村民只是松桃在这场搬迁壮举中的一支小分队。今年,松桃新建安置点23个,搬迁2973户1.4万人。同时,利用林区管理、社区环保、安保等公益性岗位为搬迁困难群众提供稳定就业机会,采取商贸服务安置、城镇+产业园区安置、城镇+全域旅游景区安置等,确保一户一人以上劳动力稳定就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