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追求 |
时间:2015年01月08日 信息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次 |
国家级贫困村、交通被松江河所堵塞,条件如何,不言而喻。
这就是大坪场镇地耶河村!
2014年3月,“干群连心·同步小康”驻村工作号角吹响后,帮扶地耶河村的重任落在了年龄达41岁的松桃苗族自治县财政局预算股股长、女干部李晓玮同志的身上。
人民群众的事就是天大的事,坚持把“为民服务”作为第一追求!一年的帮扶,李晓玮同志始终这样承诺着、实践着,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默默地改变着地耶河村。
夯实为民服务廉政平台
针对地耶河村硬件设施不完善的实情,李晓玮同志争取资金5万元,装修整理了6间办公室、新建村委会公厕1个、装修村务公开栏防水雨篷、添置办公桌椅3套,办公电脑及打印复印机1套、饮水机及会议用沙发和驻村生活用具等,保障干群连心室做到了“三统一”、“四个有”和“五公开”,悬挂了统一的匾牌、标牌、制度及意见箱等,同时还帮助该村发展预备党员3名,大大夯实了为民服务平台。
担当为民服务廉政标杆
地耶河村有8个村民组6个自然寨,224户1220人,有留守学前儿童40余人,群众居住分散,村里无教学点及幼教点,学生上学都要通过渡船到河对岸尖岩村完小就读,来回路途十分危险,特别是在雨水季节,常因涨水而停渡,学生不能正常上学,学前儿童根本无法外出就读,村民们十分期盼能在村里修建一个幼教点。针对村里无教学点,幼儿入托困难的实际,她带头当起了为民服务的标杆,从自己微薄的工资中挤出1万元,同时向县财政局争取5万元、县教育局争取4万元,共筹资10万元修建幼教点,目前已修建教室四间共计120平方米,平整活动场所400平方米。
打牢为民服务廉政基础
尽心竭力帮助办实事,切实打牢为民服务基础。一年来,她争取、协调帮扶资金25 万多元帮助群众办实事。为保障该村通往外界唯一的运输公路(九江乡莫子叫至我村莫子甲全长7公里)顺利通行,她联系县公路管理所解决道路维修资金2万元。
从大坪场镇进入村内的道路是一条宽3米的泥土路,在该村境内路段为1.1公里堤坝路,路的一侧临河,为简易路面而且非常狭窄,由于多年受雨水冲毁,公路已经十分危险,在她的积极争取下,县交通局同意由该村自行拓宽路基为4.5米的基础上按4.5米的标准硬化,工程共投资10万余元。为改善该村交通运输安全问题,她向县财政局争取到建设资金5万元,目前工程完工已交镇交管站验收,不足资金正在进一步筹措中。
从地耶河渡口到月城村是一条田间小路,2014年夏天的持续大雨,导致这条小路损毁严重,影响了群众正常的生产生活,她及时协调水泥7吨、沙石30方,在村支两委的配合下,组织50余人通过5天的辛苦劳动,终于修成了一条全长320米、宽1.5米、厚12厘米的人行便道。
优化为民服务廉政环境
在注重硬件建设的同时,她积极融入到“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六项行动计划中去,着力改善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大力整治村容村貌,切实优化为民服务的环境。积极向住建局、卫生局争取帮扶资金1万元,修建垃圾池6座,切实解决垃圾收集管理困难问题;向县委宣传部争取经费5000元,组建了文艺队伍,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坚持以实际行动引领文明,着力解决农村家庭困难问题,当她了解到该村滚土渡口渡工年老体衰、现年80多岁老人刘景发没有得到妥善安置这一消息,积极向交通部门呼吁,得到县交通局6000元的困难补助金;老塔湾组80周岁、双目失明的老人田永珍,在她的帮助下,顺利从县残联办理了一级残疾证。
(县委办 刘振斌)
|
(作者:刘振斌 编辑:stwyj)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