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县委办 刘振斌)在松桃苗族自治县城区滨江花园C区刚建好的建筑面积10000 ㎡、商铺面积3200㎡、商铺44家,经营项目包括苗绣、苗族服饰及银饰;民族特色工艺品等七大系列的民族文化产业区,已成为松桃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及民族文化产业的一张品牌,这是该县描绘高效现代经济升级版的写实。
松桃苗族自治县坚持以“加速、扩量、转型、惠民”为目标,全县上下围绕“一体加二化”,大力弘扬“团结拼搏,开放争先”的新时代松桃精神,拼力向尽快建成全省经济强县展开冲刺,全力追、努力赶、奋力超,已经描绘出了有松桃自己特色的高效现代经济升级版,县域经济不断壮大。全县实现地方生产总值72.6亿元,同比增长16.7%。完成财政总收入9.2亿元,同比增长25.8%;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5.2亿元,同比增长42%;金融机构各项存贷款余额分别为76.2亿元、51.6亿元,比年初增长19.9%、30.7%。人民群众对“两加一推”成果的社会满意度为84. 5%,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程度达74%。
产城一体:集聚7个“园中园”
该县按照“城中有产、产中有城、产城互动、产城一体”的发展思路,坚持削峰填谷、向山要地,着力破解“空城”现象,全力推进产业与城市的深度融合,致力抓好“园中园”产业规划建设,促进项目集聚及产业集群,打造特色园区,切实做到城中有园、园中有城,在松江工业园区中根据产业布局发展了“锰钒新材料产业”、“商贸物流”、“水晶产业”、“汽车综合贸易”、“返乡精英创业”、“微型企业”、“农副产品加工”等7个“园中园”。
2011年底前还是一片荒山的城北工业园区,仅两年的时间共收储土地1.5万余亩,建成标准厂房35万平方米,在建40万平方米。
是该县2013年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大招商引资项目之一的水晶产业园,是集水晶工艺生产加工、仓储物流、展示交易于一体的综合产业园,已成为吸纳返乡精英投资创业发展的有效平台。该产业园总规划面积680亩,总投资10亿元,拟建水晶生产经营户3000余户,水晶生产机器1万台,建成投产后年产值约70亿元,年创税约1亿元,解决就业3万余人。据悉,该项目分三期工程实施,目前一期工程已建95亩,建成厂房9栋,入驻水晶加工户161家,机器500余台。
去年以来,“园中园”完成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投资11.9亿元,完成征地8600亩,场平3450亩;完成各类厂房建设24.3万平方米,累计入驻园区企业达140家,去年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59亿元,同比增长32.5%;实现增加值14.8亿元,同比增长16.5%。与此同时,产城一体还拉长了产业链条,至去年底,全县民营企业达1724户,个体工商户达10462户,注册资金达26.1亿元;实现民营经济增加值33.8亿元,完成民间投资36.6亿元。
农业现代化:催生5大示范园区
该县坚持用抓工业的理念发展农业,促进农业转型升级,走农业工业化发展路子,一举打破了传统农业的发展格局,农业现代化驶入了快车道,催生了盘石生态畜牧业、正大现代高效茶产业、长兴堡中药材产业3大省级示范园区及太平营现代农业、普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2个市级示范园区共5大示范园区,5大示范园区规划总面积23.8万亩,覆盖17个乡镇、20.34万人。园区基地、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日趋完善,产业日益壮大。引进希望集团、梵净山牧业、康正牧业、梵锦茶叶、恒霸药业等一大批企业入驻园区,龙头带动作用显著增强,农业组织化、集约化和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
依托普觉万亩茶园重点建设桃香园、粟香园、桂香园、樱香园、竹香园、杏香园、梨香园“七香园”,按照“林中有园、园中有茶、茶中有花、花中有果、果中有农家”和猪-沼-肥-茶的生态循环农业产业建设,已建成总面积246亩的13个人工湖泊、移栽果树7500余株、新建茶园循环道路22.5公里、平整茶青交易市场2个1200平方米、茗茶科研技术培训中心650平方米、茗茶广场3500平方米、茶叶加工基地34000平方米,集旅游、观光于一体的普觉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园区,打出了该县农业现代化一张不可多得的“名片”。
目前,5个园区完成投资4.8亿元、流转土地15.万亩,入驻企业43家,有农民合作社111个,园区总产值5.77亿元,形成茶叶、生态畜牧业和中药材三大主导产业,盘石生态畜牧业示范园区进入省级重点园区。
文化旅游产业化:诱发“6个1”新兴项目
该县坚持以“苗王故里•绝技之城、神奇苗乡•美丽松桃”作为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定位,诱发了松桃梵净山东线旅游、九龙湖旅游景区、文化产业一条街、苗王城景区、松江河、苗绣基地“一山一湖、一街一城、一河一基地”的“6个1”项目。
该县苗王湖、潜龙洞、铜仁大峡谷等文化旅游景区加快建设,县城城南希望城等聚集民族文化旅游元素的城市综合体建设快速推进,创建了国家4星级旅游饭店1家、国家2星级旅游饭店2家;旅游商品开发力度明显加大,苗族刺绣、苗族服饰、苗族银饰、珍珠花生米、萃牙茶叶、牛肝菌、竹笋干等为代表的旅游商品畅销省内外,远销东南亚及阿拉伯地区。
去年,该县再次投入500多万元对苗王城进行打造,建设苗王城民族文化旅游商品一条街、更新民俗表演队伍节目、开发苗秀楼、打造农家乐特色饮食等等,大大促进了民族文化与自然景观的有效融合。苗王城,已成为一颗镶嵌于古城凤凰和梵净山之间的旅游“新明珠”。
去年,全县接待游客20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6.0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