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黔东北边陲的松桃苗族自治县,是连接渝、湘、黔三省的交通要冲。过去,历代统治者根本不关心人民群众的疾苦,松桃交通条件极差。对外联系走的是多年行走形成的几条古道,如松铜、松印、松所、松凤、松江、松沿、寨沿、松永、松秀等古道及松江、寨英河航道,县内各处走的是荒僻土路及先民们乐善倡资先后建起的大小小的18座木桥。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关心少数民族地区的交通建设,时过50来年,松桃基本形成了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和邮政、电信、移动、联通结构紧密的通讯网络。
第一节 铁 路
渝怀铁路过境松桃苗族自治县的大路乡、孟溪镇、普觉镇、沙坝河乡、牛郎镇等七个乡(镇),23个行政村(其中3个苗族村),里程39.893公里,是党中央、国务院实施西部大开发的重点工程之一,是国家一级绿色运输线。
一、争取渝怀铁路过境
“铁路修到苗家寨”这不仅是苗家儿女从70年代就开始唱响的一首歌曲,也是松桃人民世世代代的梦想和期盼。为了争取渝怀铁路过境,1998年3月初,在召开的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代表大会上,时任铜仁行署专员袁周、副专员戴振华同上海市政协委员、贵州省政协委员向“两代会”分别提出议案和提案,并得到了重庆、湖南代表和委员的赞同与支持,同年8月至10月由国家发改委、铁道部、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铁二院、广铁集团、怀化铁路总公司等组成考察团经过两次系统考察调研,10月12日至16日铁道部孙家福副部长率国家发改委计划司司长曹菁、设计鉴定中心主任蔡申夫、铁二院副院长孟庆国、渝怀铁路总体设计负责人张文建等进行第三次全面考察,通过超常规的工作和艰苦攻关,10月21日铁道部在北京主持召开渝怀铁路可研报告审查会,通过了铁路过境松桃、江口、铜仁至怀化枢纽接轨的线路走向方案。
二、渝怀铁路29标段(松桃段)修建
县委、县人民政府十分重视铁路建设,1998年12月以县通字〔1998〕第182号文件成立了支援铁路建设领导小组。2000年2月,成立铁路建设领导小组和铁路建设指挥部,由县财政解决铁办业务经费10万元,列入财政预算;铁办设立四个科室,人员编制12人。根据上级有关要求,积极开展铁路建设的各项前期工作。
1998年11月,铁二院航测所进驻松桃孟溪镇进行初测设计工作,先后两批12名技术员进行为期21天的初测,同年12月下旬,铁二院线路处第八勘测设计队共50人进驻松桃开展进一步设计,1999年2月设计完毕。
1999年7月铁二院济南分所第十二勘测队49人进驻松桃普觉镇,开始对普觉站至沙坝段进行定测,同年8月完成。1999年7月铁二院交通处第十九勘测设计队54人进驻松桃孟溪镇,开始对普觉站至大路段进行定测,同年11月完成。渝怀铁路松桃段有隧道11个、桥梁30座、涵洞163个,泄洪道2座。
渝怀铁路松桃段涉及拆迁居民243户(其中大路乡65户,孟溪镇30户,寨英镇77户,普觉镇46户,沙坝河乡25户),拆除房屋总面积40466.37m2,拆除苕窖720个、砖瓦窑105个、水池38个、水井59个、浆砌保坎178.38m3、干砌保坎603m3、围墙、砖墙701.97m3、晒坝1188.6m2,砖砌碑坟533座、石碑坟1850座、无碑土坟2208座,自来水管3370m,水泥水渠726m3,泥土水渠580m3。征用土地(不含临时便道)152.3896公顷(国有4.3131公顷,集体148.0765公顷)。按功能分区,其中98.8887公顷划拨给渝怀铁路建设总指挥部作渝怀铁路区间线路用地;划拨36.723公顷作车站站场用地;划拨0.2767公顷作铁路给水用地;安排16.4922公顷(弃土场14.2781公顷、改移道路2.2141公顷)的土地由县人民政府管理使用。
2000年12月26曰,渝怀铁路贵州省铜 仁地区段在铜仁市 清水塘举行隆重的开工典礼。承建29标段有中铁四局、二局和五局。2001年9月5曰,渝怀铁路29标段的施工队伍陆续进入松桃各施工点,渝怀铁路进入全面修建时期。2001年至2003年是渝怀铁路建设的高峰期,投入施工队伍5000余人,2003年8月铁路辅轨进入松桃沙坝河乡,8月底松桃段辅轨顺利完成。
三、铁路车站
渝怀铁路松桃境内共设4个半火车站。
松桃站属铁路县级客运车站,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孟溪镇,距县城32公里。
大路站,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大路乡,目前属于缓开站。
普觉站,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寨英镇。
沙坝站,位于松桃苗族自治县沙坝河乡。
还有半个站介于松桃苗族自治县的松江村与江口县桃映乡之间。
四、铁路运行
2005年12月7日,渝怀铁路进行动态验收,历时4天时间。同年12月28日至29日,铁道部副总工程师杨建兴同志率专家对渝怀线进行外围验收。2006年元月14日正式启运,上道列车7对(其中一对客运车、6对货车),客运于2006年7月1日开始运行。
第二节 公 路
全县现有公路总里程2494.8公里,其中国道34公里,省道169.8公里,县道147.4公里,乡道303.6公里,通村公路1840公里。有三级油路237.8公里,二级油路20公里。
一、公路建设
松桃公路建设,始于民国21年(1923年),国民党西南公路局派员到松桃县境进行实地勘测,组织修筑公路。民国30年(1941年)松秀段通车,民国33年(1944年)铜松段工程告竣。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公路建设。一九五四年,动员七百余人,重新整修铜松公路和松秀公路。自治县成立后,先后修通了太平至耿溪、和尚洞至长兴的公路;一九五八年,又修筑了干川至普觉、黄连寨至世昌公路。到1985年,修通了甘龙至沿河,乌罗至印江,世昌至湖南吉首,大兴至湖南凤凰的公路干线,全县公路通车里程621.422公里,其中县道155.9公里,乡道短途简易公路31条共298.919公里,专用公路5条34公里。当时的60个乡(镇)有54个乡镇通了汽车和拖拉机。1986年至1990年,用省、地下拨以工代赈粮油棉补助款,先后修建了3条县乡公路83.24公里,1990年底,境内各类公路通车里程达704.662公里。1991年以后,根据贵州省关于公路建设要以“重点修建高等级公路和经济路线,改造提高繁忙经济运输线和部分城镇过境出口线,打通经济运输效益的断头路”的指导方针,公路建设主要任务是以县城东西环线为枢纽,一纵一横八联线为骨架,先后改建、扩建、新建了一系列经济线路、乡村公路,并对境内的国道、省道、县道和部分乡道实施油路改造。到2005年底,全县公路通车总里程达2494.8公里,在1985年的基础上增长了4倍多,县内21个乡(镇)已通油路,338个行政村已通公路,逐步形成了公路网络。
二、主要干线
1、国道
川湘公路:国道编号319。由四川綦江县境雷神店经黔江、秀山、松桃、迓驾至花垣县。过境松桃的迓驾镇达7公里,1996年后改道秀山雅江。
秀沿公路:国道编号326。由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县城北门经秀山县龙凤、隘口和松桃苗族自治县的甘龙、瓦溪至沿河土家族县,2003年前过境松桃段为35.103公里,实施油路改造后,缩短里程1.103公里。秀沿公路东接川湘公路,与乌江和黔北干线相连,是松桃、沿河、秀山、酉阳四县的水陆运输连接线,也是贯穿西南至中原各省的主要通道。
2、省道
玉秀公路:由玉屏侗族自治县大龙镇起,经铜仁、松桃至秀山的石耶司,过境松桃78.5公里(老线路)。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期间,该线路又改经盘信、长坪、盘石的黄莲至松桃县城,整条线路增长12公里,玉秀公路南连黔湘320国道线,北接川湘319国道664公里处。是与渝(重庆) 筑(贵阳)线平行的另一条重要的南北干道。1998年至2000年,玉秀公路松桃段分期进行油路改造,2001年全面完成改造工作,目前已建成文明平安大道。
3、县道
松印公路:由县辖太平营乡腊山桥起,经大坪、孟溪、冷水、乌罗、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木黄至印江县城。松桃段有78公里。2000年,松印公路太平至石门坎50公里实行镶边改造;2003年,松印公路实施了油路改造。
和迓公路:由县辖黄板乡和尚洞起,经长兴至迓驾接319国道,全长41.02公里(含老线路319国道10公里),可通重庆市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和湖南省花垣县,是一条重要的公路出口线,2001年实施了油路改造。
黄螺公路:由县辖盘石镇黄连寨起,经臭脑、芭茅至湖南省花垣县吉卫镇,全长12公里。
大牛公路:由县辖大兴镇雷打岩起,经清水哨至牛郎镇,全长25公里,已列入2